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全牌照交易所Hashkey CEO解析新监管下行业前景与机构牛市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进入新时代:全牌照交易所Hashkey Exchange CEO详解市场前景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于6月1日迎来重要转折。根据相关法规,未获政府颁发"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牌照的机构将被禁止在香港运营。此前,多家全球知名加密货币交易所宣布撤回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SP)牌照申请,引发市场强烈反响。与此同时,Hashkey Exchange宣布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AMLO牌照,成为香港全牌照虚拟资产交易所。
针对监管大限后的行业发展前景,某媒体采访了Hashkey Exchange CEO翁晓奇。以下为采访要点:
监管大限对市场的影响
翁晓奇表示,此前共有28家机构申请交易所牌照,除正式获牌的两家外,还有11家获得待获发牌资格。在申牌机构中,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从中国大陆溢出的币圈平台,二是香港本地从事传统金融的公司派生机构。
监管机构在审批过程中,倾向于选择没有历史风险包袱、熟悉香港监管规则、拥有传统金融经验和能力的本土机构。这引发了部分Web3原生企业的争议和失望情绪。
翁晓奇认为,监管机构的选择面临多方面挑战:如何避免类似FTX事件、确保没有敏感地区客户等问题难以实质性验证。然而,他对香港后续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香港已明确拥抱了一个发展路线,从"做不做"、"怎么做"的困顿中迈出关键一步,聚焦"让谁做"——让有信任基础的金融机构作为主力,走传统金融与新赛道跨圈融合的发展道路。
Hashkey Exchange用户群体
Hashkey Exchange目前拥有香港持牌交易所中最大的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用户主要来自两部分:香港当地客户和全球华侨客户。监管大限后,非持牌平台的客户将逐步清退,大部分可能转向持牌机构。
申请牌照的成本
翁晓奇表示,申请牌照的成本达到几千万港币。对于已经实际经营的Hashkey,整个交易所板块的投入有几千万美元。但尚处申牌阶段的平台投入可能较少。
5.31后的市场结构预期
5.31之前,非持牌交易所仍占主导地位。监管大限后,非持牌机构面临出清,持牌交易所将获得红利。Hashkey Exchange近期激活客户数同比增长267%。目前,Hashkey Exchange客户资产超过5亿美元,累计完成4,400亿港元的交易。
翁晓奇预计,长期来看,香港将进入全面持牌阶段,对潜在客户更有保障。他强调,交易所往往在牛市中获得巨大增长,已持牌交易所更有可能赶上这轮牛市。
对加密货币牛市的判断
翁晓奇认为,当前是一个典型的机构牛市。美国ETF发行带来大量新增资金涌入。虽然香港第一波ETF发行未如市场预期火热,但已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他预计,如果行情进一步突破,新的机构包括香港和整个东方市场的机构可能大规模进场。目前,许多东方资本正在密集研究如何进场、以何种规模进场以及潜在风险和前景。
翁晓奇指出,香港发行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首个支持实物申赎的以太坊现货ETF,有助于将传统"老钱"与"新钱"融合。他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行情进一步突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