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饭链友
vip
幣齡0.1年
最高等級0
用戶暫無簡介
#法币支持稳定币市值增长# 回首往事,不禁感慨萬千。這次Tether增發60億USDT的消息,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穩定幣剛興起時的情景。那時候,市場對法幣支持的穩定幣還充滿質疑,誰能想到今天USDT的流通量已經突破1570億美元大關?
從年初到現在短短半年,USDT總流通量就增加了200億美元,這增長速度着實驚人。再看看Tether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已達1270億美元,比上一季度又增加了80億。這些數字背後,折射出的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蓬勃發展。
回想2017年牛市時,USDT的流通量還不到10億美元。那時我們還在爲穩定幣能否真正實現1:1錨定而爭論不休。如今看來,市場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不過,歷史總是在重復自己。當年USDT遭遇信任危機時,也曾引發市場恐慌。如今雖然規模已今非昔比,但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透明度和審計問題,依然是穩定幣領域的重中之重。
總的來說,這次增發反映出市場對加密資產的需求依然強勁。但我們也要警惕,不要重蹈覆轍,陷入盲目樂觀的陷阱。畢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行業裏,今天的巨人也可能成爲明天的倒下的巨人。讓我們保持謹慎,繼續關注這個行業的每一步發展吧。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Binance Alpha积分计划# 回顧這些年的幣圈經歷,見證了無數項目的興衰。如今看到Binance推出Alpha積分計劃,不禁讓人感慨。這種積分激勵模式其實並不新鮮,早在2017年就有交易所推出過類似方案。不過Binance作爲行業龍頭,其影響力自然不同凡響。
這次的200積分門檻和750枚AIO空投,對老用戶來說算是一種回饋。但從歷史經驗看,這類空投往往只是曇花一現,難以持續。真正的價值在於培養用戶習慣、提高平台黏性。
記得當年某知名交易所也搞過類似活動,結果因爲技術故障導致大量用戶無法領取,引發輿論風波。希望這次Binance能吸取教訓,做好技術支持。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建議爲了這點空投刻意去刷分。長期來看,理性投資、認真研究項目才是正道。畢竟我們經歷過太多曇花一現的項目,最終只有堅實的基本面才能經得起市場考驗。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比特币持有者行为分析# 回顧整個比特幣發展歷程,我見證了無數投資者的起起落落。如今看到Michael Saylor宣布Strategy可能會購買高達150萬枚比特幣,不禁感慨萬千。這相當於持有超過比特幣總供應量的7.14%,如此大規模的增持行爲,在過去的週期中實屬罕見。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爲似乎預示着一個新的持幣集中化趨勢。想當年2013-2014年間,大多數持幣者還是散戶和早期礦工。到了2017年牛市,機構投資者才開始進場。而現在,我們看到了個別機構如此大膽地增持,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這讓我回想起2011年6月比特幣首次觸及30美元時的情景。當時很多早期參與者選擇了獲利了結,而那些堅定持有的人最終獲得了巨大回報。如今Strategy的平均持幣成本爲73,277美元,遠高於當前市價。他們此舉是在重復歷史還是開創新的篇章?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
不過,從過往經驗來看,市場總是在極度悲觀和極度樂觀中徘徊。個人建議大家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風。畢竟,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都不盡相同。重要的是審慎評估,做出符合自身情況的決策。歷史終將重演,但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BTC-2.0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CYC空投活动# 回想起來,這次Towns Protocol的空投計劃,讓我不禁想起當年CYC的那次轟動一時的空投活動。那時候大家都以爲找到了下一個百倍幣,人人爭先恐後地參與。可惜好景不長,項目最終還是黃了。現在看Towns Protocol計劃將57%的代幣用於空投等社區計劃,這種大手筆確實能吸引眼球,但能否真正爲項目帶來長期價值還很難說。畢竟在這個圈子裏,我們見過太多曇花一現的項目了。希望Towns能吸取前人教訓,不要重蹈覆轍。不過話說回來,作爲老玩家,這種高比例空投還是很吸引人的。或許可以小試牛刀,但千萬別下重注啊。
TOWNS-43.3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美国就业数据影响# 這次的就業數據確實讓人頗感興趣。回想起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時期,就業市場也經歷過類似的波動。當時的繁榮景象讓人忘記了經濟週期的存在,直到泡沫破裂才猛然驚醒。現在看來,联准会面臨的困境似曾相識。
就業增長放緩可能是經濟降溫的信號,但也可能是勞動力市場結構性變化的結果。關鍵是要分辨這種變化的本質。從歷史經驗來看,政策制定者往往在解讀就業數據時過於謹慎,錯過了及時調整的最佳時機。
不過,與過去相比,現在的決策者們似乎更加敏感。鲍尔多次提及"下行風險",顯示出他們正在認真評估形勢。這讓我想起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後,格林斯潘當時採取的積極降息政策。歷史總是不斷重復,但每一次的細節都略有不同。
對於我們這些經歷過多個週期的老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和耐心。市場總是在恐懼和貪婪之間搖擺,而真正的機會往往在大多數人還沒意識到的時候悄然而至。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加密货币监管框架# 回首這些年的加密貨幣監管歷程,可謂歷盡滄桑。從最初的野蠻生長到如今的三大法案呼之欲出,着實走了一段漫長曲折的路。GENIUS、CLARITY和反CBDC法案的出臺,無疑是個重大轉折點。這讓我不禁想起2017年ICO狂潮時的情景,當時監管還處於模糊地帶,項目方和投資者都在摸着石頭過河。如今看來,那種無序發展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新的監管框架將重塑整個行業格局。穩定幣發行商將面臨更嚴格的儲備要求,DeFi協議可能需要重組以適應新規,而中心化交易所則有望從監管明確中獲益。這讓我想起當年Mt.Gox倒閉後,行業對監管的呼聲就開始高漲,只是一直沒有明確的方案。如今看來,行業終於要進入一個新階段了。
不過,每一次變革總會帶來陣痛。小型DeFi項目可能會因合規成本而被迫退出,某些灰色地帶的業務模式也將難以爲繼。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優勝劣汰"恰恰是行業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就像當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真正有價值的商業模式才得以脫穎而出。
對於我們這些見證了行業起起落落的老人來說,這無疑是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雖然監管的加強可能會在短期內造成一些波動,但長遠來看,這將爲整個行業帶來更大的確定性和發展空間。畢竟,只有在明確的規則下,機構資金才會真正大規模進場。我們或許正站在加密貨幣走向主流的轉折點上。歷史總是在重復,但每一次重復都會帶來新的高度。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這個曾經的反叛者如何
DEFI-0.1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美联储货币政策# 回首联准会的貨幣政策歷程,總覺得歷史總在重演。當年2008年金融危機後,也是經歷了一輪大規模量化寬松。如今,就業市場放緩似乎又將考驗联准会的決心。從過往經驗來看,勞動力市場往往是經濟轉折的先行指標。
現在的情況讓人不禁想起上世紀70年代末的滯脹時期。那時候,政策制定者同樣面臨着通脹與就業之間的艱難平衡。如今鲍尔多次提及勞動力市場的"下行風險",這種措辭的變化值得關注。
歷史告訴我們,联准会的政策轉向往往需要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就業數據的修正、失業率的潛在脆弱性,以及整體經濟動能的變化,都可能成爲政策調整的觸發點。
不過,我們也要警惕過度解讀單一數據。回顧歷次政策週期,联准会的決策都是基於綜合判斷。當前通脹壓力仍存,政策轉向可能還需要更多確鑿證據。畢竟,維持物價穩定是联准会的首要任務。
對於我們這些經歷過多輪牛熊的老人來說,保持謹慎樂觀或許是明智之選。密切關注就業、通脹、GDP等核心數據的變化趨勢,同時也要留意联准会官員的表態。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政策轉向往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非突然的急轉彎。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机构投资者加密货币战略# 回首過往,我見證了太多機構投資者在加密貨幣領域的起起落落。如今看到Saylor這樣的老牌機構投資者依然堅定不移,不禁讓人感慨。從他們的Strategy公司計劃購買多達150萬枚比特幣,相當於總供應量的7.14%,可以看出其對比特幣的長期信心依舊堅定。
這讓我想起2017年那波牛市時,不少機構蜂擁而入,卻在隨後的熊市中損失慘重。相比之下,Saylor選擇在熊市中不斷增持,體現了更加成熟的策略。他們目前持有的62.8萬枚比特幣,平均成本7.3萬美元,雖然短期浮虧,但長遠來看或許會成爲一筆不錯的投資。
不過,我們也要警惕過度集中的風險。一家機構持有如此大比例的比特幣,既可能引發市場擔憂,也可能影響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屬性。歷史告訴我們,過度集中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
總的來說,機構投資者的策略正在從短期投機向長期價值投資轉變,這或許預示着加密貨幣市場正逐步走向成熟。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時刻警惕可能出現的新風險。畢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行業裏,今天的常識可能就是明天的陷阱。
BTC-2.0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特朗普加密货币政策# 回顧歷史,總能讓人觸景生情。這次看到川普籌集2.74億美元政治資金的消息,不禁讓我想起了2016年那場頗具爭議的大選。當時,加密貨幣還沒有今天這麼廣爲人知,更別說成爲政治獻金的主力軍了。
如今,Crypto.com、Blockchain.com等加密巨頭紛紛解囊相助,連溫克沃斯兄弟都貢獻了200多萬美元。這一幕,仿佛是加密行業正在向傳統政治勢力靠攏,試圖通過金錢獲得話語權。
不過,歷史總是在重復上演。回想起2008年金融危機後,比特幣的誕生本就帶有對傳統金融體系的不信任。如今加密行業反而成爲政治獻金的主力,這是否意味着它正在逐漸被體制同化?
作爲見證了多個加密週期的老人,我不禁感慨:無論科技如何進步,權力與資本的博弈從未停止。加密貨幣能否真正改變遊戲規則,還需要時間來驗證。我們或許應該警惕,不要重蹈覆轍,再次淪爲權力爭奪的棋子。
TRUMP-3.79%
BTC-2.0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加密货币市场行情# 回顧這些年的加密貨幣市場行情,我見證了無數起起落落。Arthur Hayes預測比特幣會測試10萬美元,以太坊將測試3000美元,這讓我不禁想起2017年的那波牛市。當時比特幣從1000美元一路飆升至近2萬美元,令人瞠目結舌。但緊隨其後的就是2018年的熊市,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現在看來,市場似乎又開始蠢蠢欲動。美國關稅法案即將到期,主要經濟體創造信貸的速度不夠快,這些因素都可能推動加密貨幣價格漲。然而,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教訓。每一輪牛熊交替都會淘汰一批項目,留下真正有價值的。
對於Hayes的預測,我持謹慎樂觀態度。歷史告訴我們,市場總是週期性的。重要的是要關注長期趨勢和基本面,而不是被短期波動迷惑。無論是10萬美元的比特幣還是3000美元的以太坊,都只是一個時間點的數字。真正的價值在於這些技術能爲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我建議大家在投資時保持理性,做好風險管理。牢記2018年的教訓,不要被FOMO情緒左右。同時,也要對這個行業保持開放和好奇心,因爲真正的機會往往藏在細節之中。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這輪市場會如何演繹。
BTC-2.05%
ETH-3.52%
FOMO-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 回首往事,不禁感慨萬千。联准会貨幣政策的動向總是牽動市場神經。最新非農就業數據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當前經濟形勢。7月新增就業僅7.3萬,遠低於預期的11萬,加上此前數據大幅下調,勞動力市場疲軟跡象愈發明顯。
這讓我想起08年金融危機時期,就業市場也是如此脆弱。當時联准会採取了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但後果是通脹飆升、資產泡沫膨脹。如今情況雖有不同,但歷史往往會以相似的方式重演。
沃勒和鮑曼等联准会官員對降息態度轉向,恐怕也是看到了經濟下行風險。然而,過度寬松可能重蹈覆轍,導致新一輪通脹失控。平衡通脹與就業,把握政策節奏,對決策者是個巨大挑戰。
對我們投資者而言,需警惕政策轉向帶來的市場波動。短期或有利好,但長遠來看,經濟基本面才是關鍵。建議密切關注後續就業、通脹等數據,理性看待政策變化,適度調整投資策略,做好風險管理。畢竟,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唯有保持冷靜與洞察力,方能在週期中立於不敗之地。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比特币市场行情分析# 回想起24年前的那個冬天,我剛剛聽說比特幣這個新鮮玩意兒。那時候誰能想到,它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看到最新消息,有個大戶以11萬多美元的價格做多267枚比特幣,保證金就600多萬美元,我不禁感慨萬千。
這讓我想起2017年那波瘋狂的牛市,當時也有不少人滿懷信心地加槓杆。可惜好景不長,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熊市。現在又看到有人大舉做多,不知道是否預示着新一輪牛市即將到來?
不過,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總是在週期中起起落落。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都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對於我們這些老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不要被短期波動蒙蔽了雙眼。
回顧過去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比特幣已經從一個邊緣實驗逐漸走向主流。但它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機遇與風險之間尋找平衡,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仍在演進中的新興市場。
BTC-2.0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美联储利率政策变化# 回顧過去三十年的联准会利率政策變化,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上世紀90年代末的科技泡沫、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及如今的通脹壓力,每一次Fed都在緊縮與寬松間權衡。當前博斯蒂克預計今年降息一次,鮑曼支持逐步降息,這與往昔的政策轉向何其相似。然而,歷史告訴我們,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往往爲下一輪危機埋下隱患。密切關注就業數據和通脹走勢至關重要,它們是Fed決策的風向標。對比2000年和2008年的情況,當前經濟狀況更爲復雜,Fed的政策空間也更爲有限。我們應該謹慎對待這輪可能的降息週期,避免重蹈覆轍。畢竟,那些不懂歷史的人注定要重復歷史的錯誤。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加密市场交易分析# 回想起當年我也曾憑藉一些大膽的操作獲得過不小的收益,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看到這位巨鯨投資者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敢於重倉做多比特幣,不禁讓我感慨萬千。
從歷史經驗來看,這種高槓杆的操作往往充滿風險。我曾見過不少投資者因爲過度自信而血本無歸。然而,市場總是在變化的。當前比特幣的走勢確實有一些看漲的跡象,這位投資者的判斷或許並非全無道理。
不過,我還是要提醒大家,過去的教訓不能忘記。2017年末和2021年初的牛市高點後,市場都經歷了長期的調整。盲目追高很容易成爲別人的接盤俠。即便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也應該時刻保持謹慎,做好風險管理。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我建議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制定合適的投資策略。不要盲目效仿高槓杆操作,而應該着眼長遠,在市場低迷時逐步建倉,耐心等待牛市的到來。畢竟,在這個週期性很強的市場中,只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投資才是真正穩健的。
BTC-2.0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加密市场整体趋势# 細細品讀了這則市場分析,不禁感慨萬千。回想當年,我親歷過多輪牛熊更替,見證了比特幣從默默無聞到如今的高度。這次回調到11萬美元附近,恰似2017年底突破1萬美元後的震蕩。當時也有諸多利空,但最終還是創下新高。
如今的市場格局更爲復雜,機構力量與監管博弈,宏觀環境瞬息萬變。但從長遠來看,比特幣的基本面並未改變。關鍵支撐位能否守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機構資金的態度。若他們繼續增持,或許能重新點燃市場熱情。
不過,切記歷史總是螺旋式上升而非簡單重復。當下的每一步都可能影響未來走勢。對於經歷過多輪大起大落的老人來說,保持謹慎樂觀、靜觀其變或許是明智之選。畢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唯有篤定的信念和冷靜的頭腦,才是制勝法寶。
BTC-2.0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商业太空旅行发展# 回顧商業太空旅行的歷程,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設想,到近年來逐步成爲現實,確實走過了漫長的道路。記得2001年,俄羅斯將第一位"太空遊客"送入軌道,那時我們還覺得遙不可及。如今看到孫宇晨這樣的年輕企業家也能踏上太空之旅,不禁感慨時代變遷之快。
不過,商業太空旅行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2014年維珍銀河的測試飛行事故,曾讓整個行業蒙上陰影。但經過近十年努力,技術和安全性有了長足進步。現在不僅藍色起源、SpaceX等公司能夠常態化開展亞軌道飛行,甚至已有私人公司成功將遊客送往國際空間站。
回想起來,每一次重大突破背後,都凝聚着無數人的心血。從早期的理論構想,到火箭、飛船的研發測試,再到如今的商業化運營,這條路走得並不容易。但正是這些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讓普通人登入太空不再只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
當然,目前太空旅行的成本仍然高昂,還遠未普及。但我相信,隨着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大,終有一天普通人也能一窺太空奇觀。孫宇晨此行或許標志着新一輪太空商業化浪潮的到來,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其後續發展。畢竟,太空探索一直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其意義遠不止於旅遊本身。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美联储货币政策# 看到联准会9月降息概率這幾天大幅波動,不禁讓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情景。那時候,市場對联准会政策的預期也是反復無常,一會兒覺得要降息,一會兒又覺得要加息,搞得大家都暈頭轉向。
回顧歷史,联准会在危機時期的政策調整往往是漸進的,很少有大幅度的突然變化。這次從41.3%猛增到80.3%的降息預期,恐怕有點過於樂觀了。非農數據確實不佳,但單憑一個月的數據就判斷經濟形勢嚴重惡化,未免有些草率。
我認爲,联准会在9月份大概率還是會按兵不動,繼續觀察經濟數據的變化。畢竟通脹壓力仍在,貿然降息可能會帶來更多風險。不過,如果後續數據持續走弱,年底前降息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對於我們這些經歷過多輪週期的投資者來說,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不要被短期波動所迷惑。無論联准会最終如何決策,市場總會找到新的平衡點。關鍵是要放眼長遠,做好風險管理,在動蕩中尋找機會。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加密货币市场下跌因素分析# 回顧HBAR近期的價格走勢,不禁讓我想起了2018年那場慘烈的熊市。當時許多項目也是這般節節敗退,最終跌入谷底。現在看到HBAR跌破20日均線,MACD指標也顯示看跌,確實令人擔憂。不過,市場總是週期性的。即便短期內可能繼續下探至0.2283美元附近,但只要項目本身沒有根本性問題,終究會迎來轉機。
歷史告訴我們,在這種時候保持冷靜至關重要。不要被恐慌情緒左右,而應該客觀分析項目基本面。Hedera Hashgraph的技術優勢依然存在,只是當前整體市場環境不佳。往往在大家最絕望的時候,反而是積累的好時機。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盲目抄底。我建議密切關注0.2609美元這一關鍵阻力位,如果能有效突破,或許就是情緒開始好轉的信號。無論如何,投資需要耐心,牢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畢竟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起起落落見得多了,保持平常心才是制勝法寶。
HBAR-5.56%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加密资产监管政策# 回首往事,不禁感慨萬千。這SEC新政策的消息,讓我想起了2017年那場ICO狂潮。當時監管還是一片空白,各種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有好有壞。如今SEC終於要爲加密證券立規矩了,這無疑是行業發展的一大裏程碑。
從歷史經驗來看,清晰的監管往往能推動行業良性發展。想當年比特幣交易所野蠻生長時那種惶恐,與如今有序監管下的穩定增長形成鮮明對比。SEC這次提出允許加密證券和傳統證券並行交易的框架,說明監管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這個新興市場的潛力和特殊性。
不過,我們也要警惕過度監管可能帶來的創新扼殺。回想2018年那輪熊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各國收緊政策造成的。因此,希望SEC在制定具體規則時能平衡創新與風控,給予行業足夠的發展空間。
總的來說,這次政策動向是利好信號。它意味着加密資產正逐步走向主流化、規範化。對於經歷過多輪牛熊的老人來說,我們更應該冷靜觀察,理性投資,共同推動這個行業的長遠發展。
BTC-2.0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美联储货币政策# 回望過往,联准会的貨幣政策總是牽動着全球金融市場的神經。從上世紀70年代的高通脹時期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量化寬松,每個階段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如今,我們又站在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最新消息顯示,联准会內部對未來政策走向出現了分歧。有理事支持逐步降息,認爲經濟增速放緩和通脹壓力減弱爲此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也有聲音主張將利率調整至更接近中性水平。這種分歧反映了當前經濟形勢的復雜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就業市場的變化。過去三個月就業增長放緩可能成爲政策轉向的觸發點。歷史告訴我們,勞動力市場往往是經濟週期轉折的先行指標。回想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7年次貸危機前夕,就業市場的微妙變化都曾給出警示。
當前,我們需要警惕的是,失業率的表面穩定可能掩蓋了潛在的疲軟。正如鲍尔主席所指出的,當求職者減少與崗位空缺下降同時發生時,這種平衡本質上是脆弱的。這讓我想起了1990年代初期,那時看似穩定的就業數據也曾掩蓋了經濟結構性問題。
展望未來,联准会面臨的挑戰是在經濟放緩與通脹壓力之間尋找平衡點。這讓我回想起1994年的加息週期,當時格林斯潘領導下的联准会成功實現了軟著陸。但我們也不能忘記2000年代初期過度寬松導致的資產泡沫。
歷史告訴我們,貨幣政策的影響往往滯後且深遠。無論是逐步降息還是維持高利率,都需要審慎權衡。對於市場參與者而言,關注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比猜測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