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穩定幣崛起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三大趨勢引領新型信貸中介模式
穩定幣、DeFi及信用創造:新型金融格局的崛起
全球穩定幣市場在經歷了18個月的收縮後,正重新進入加速增長階段。這一趨勢主要由三個長期因素驅動:穩定幣作爲儲蓄工具的應用、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應用,以及DeFi提供的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預計到2025年底,穩定幣供應量將達到3000億美元,2030年有望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
穩定幣資產規模的快速擴張,將爲金融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和變革。部分變化已可預見,如新興市場銀行存款向發達市場轉移,區域性銀行向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轉型等。然而,穩定幣和DeFi作爲基礎創新而非邊緣創新,其長遠影響或將超出我們的想象,可能從根本上重塑信貸中介的運作模式。
推動穩定幣採用的三大趨勢
穩定幣作爲儲蓄工具
穩定幣正日益成爲新興市場國家的重要儲蓄工具。在阿根廷、土耳其和尼日利亞等經濟體中,本幣持續疲軟,通脹和貶值壓力導致對美元的需求上升。過去,美元在這些市場的流通受到諸多限制。而穩定幣突破了這些障礙,讓個人和企業能夠通過互聯網便捷地獲得美元支持的流動性。
雖然目前難以準確衡量新興市場基於穩定幣的儲蓄規模,但這一趨勢正在快速發展。多家公司推出了穩定幣結算卡業務,讓消費者可以通過Visa和Mastercard網路在當地商戶消費儲蓄。
以阿根廷爲例,金融科技應用Lemoncash報告稱,其管理的1.25億美元"存款"佔阿根廷中心化加密應用市場份額的30%,僅次於某交易平台的34%。這一數據意味着阿根廷加密應用的資產管理規模(AUM)約爲4.17億美元,佔該國M1貨幣供應量的1.1%。考慮到非托管錢包中的穩定幣餘額,實際規模可能更大。
穩定幣作爲支付工具
穩定幣正成爲一種可行的替代支付方式,尤其是在跨境支付領域。與傳統跨境交易相比,穩定幣具有明顯的優勢。隨着時間推移,穩定幣可能演變成連接各支付系統的元平台。
研究顯示,B2B支付用例在31家受訪公司中貢獻了30億美元的月支付額(年化360億美元)。實際上,在所有非加密貨幣市場參與者中,這一數字年化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期間,B2B支付額同比增長了4倍,顯示出持續增長的勢頭。
DeFi提供高於市場的收益
近五年來,DeFi一直產生着結構性高於市場的美元計價收益率,讓技術熟練的用戶能夠以較低風險獲得5%至10%的回報。這已經並將繼續推動穩定幣的普及。
DeFi是一個獨特的資本生態系統,其底層"無風險"利率反映了更廣泛的加密資本市場狀況。只要區塊鏈持續產生新的創意,DeFi的基礎收益率應該會持續高於美國國債收益率。
由於DeFi的"母語"是穩定幣而非美元,任何試圖提供低成本美元資本來滿足這一特定市場需求的"套利"行爲,都會推動穩定幣供應量的擴張。
銀行存款的轉變
穩定幣的廣泛採用可能導致傳統銀行業務的去中介化。消費者可以直接訪問美元計價的儲蓄帳戶和跨境支付服務,而無需依賴傳統銀行基礎設施,這減少了銀行用於推動信貸創造和產生利息收入的存款基礎。
銀行存款替代效應
當用戶將傳統銀行帳戶中的儲蓄轉移到USDC或USDT等穩定幣帳戶時,實際上是將存款從地區/商業銀行轉移到美國國債以及主要金融機構的存款。這一趨勢的影響深遠:雖然消費者通過持有穩定幣維持了美元計價的購買力,但支持這些代幣的實際銀行存款和國債將變得更加集中,而不是分散在傳統銀行體系中。
信貸創造的收縮
銀行存款的一個關鍵社會功能是向經濟體系提供貸款。部分準備金制度允許銀行放貸出相當於其存款基數的數倍。隨着存款向穩定幣轉移,地區銀行可用於放貸的存款基礎減少,可能導致信貸創造能力下降。當這種影響達到一定規模時,地區銀行監管機構可能不得不採取措施,以維護信貸創造和金融穩定。
美國政府債務的過度配置
穩定幣發行機構已成爲美國國債的重要買家,其持有規模正隨着穩定幣資產管理規模的增長而擴大。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穩定幣可能成爲美國國債的前五大買家之一。
當穩定幣規模足夠大時(例如1萬億美元),可能會對收益率曲線產生重大影響,因爲短期美國國債將擁有一個對價格不敏感的大型買家。這可能會扭曲美國政府融資所依賴的利率曲線。
新的資產管理渠道
穩定幣從傳統銀行系統中吸走資金,特別是從新興市場銀行和發達市場區域性銀行吸走資金,創造了全新的資產管理渠道。某些穩定幣發行機構已開始作爲非銀行貸款機構崛起,其他發行機構也可能隨時間推移成爲重要的貸款機構。
如果穩定幣發行機構決定將信貸投資外包給專業公司,它們將立即成爲大型基金的有限合夥人,並開闢新的資產配置渠道。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可能會在這一背景下實現規模擴張。
鏈上收益率的新前沿
穩定幣不僅代表對基礎美元的債權,還是鏈上價值單位本身。USDC等穩定幣可以在鏈上進行借貸,消費者將需要以USDC計價的收益產品。各種"金庫"將爲消費者提供鏈上收益機會,從而開闢另一個資產管理渠道。
未來可能出現追蹤不同鏈上和鏈下投資策略的新金庫,這些策略將在各種應用中爭奪USDC/T持倉。我們可能會看到"鏈上收益的有效前沿"的形成,其中一些鏈上金庫可能專門爲特定地區提供信貸,而這些地區的傳統銀行正面臨失去這種能力的風險。
結語
穩定幣、DeFi和傳統金融的融合標志着全球信貸中介的重構,這反映並加速了2008年後從銀行向非銀行貸款的轉變。預計到2030年,穩定幣的資產管理規模將接近1萬億美元,這將系統性地改變傳統銀行存款結構,並將資產集中到美國國債和主要金融機構。
這種轉變既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穩定幣發行者可能成爲政府債務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和新型信貸中介;而區域性銀行(尤其是新興市場)則可能面臨信貸緊縮。最終,這可能導致一種新的資產管理和銀行模式的出現,其中穩定幣將成爲通向高效數字美元投資前沿的橋梁。
正如影子銀行填補了金融危機後受監管銀行留下的空白,穩定幣和DeFi協議正在將自己定位爲數字時代的主導信貸中介機構。這一趨勢將對貨幣政策、金融穩定和全球金融的未來架構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