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港股代幣化缺席 香港或錯失萬億級市場機遇
股票代幣化:香港爲何止步不前?
在全球股票代幣化浪潮興起之際,香港卻選擇了沉默。多位香港加密公司高管透露,短期內香港企業不會嘗試港股代幣化。
十年前,香港錯失了發展港元和人民幣穩定幣的良機,如今在股票代幣化市場再次選擇觀望。這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近期,多家美國公司宣布推出股票代幣化產品,允許普通用戶在區塊鏈上購買知名公司股票。某交易平台甚至推出了未上市公司的代幣化股票,引發市場熱議。美國監管機構也對此表示支持。
然而,香港的加密公司卻顯得格外安靜。多家香港合規加密公司雖然密切關注此事,但並未實際參與相關業務探索。面對這個可能成爲繼穩定幣之後的下一個萬億美元級市場,香港似乎選擇了放棄嘗試。
香港的猶豫
香港沉默的原因可能在於其獨特的市場結構。法律規定只有經證監會認可的交易所才可合法經營股票交易市場,這賦予了港交所在港股交易中的"專營地位"。推行港股代幣化勢必會打破這一長期存在的格局。
一位香港加密公司高管表示:"港交所擁有港股專營權,沒有人願意成爲打破這一局面的第一人。"監管機構和港交所本身似乎也缺乏推進港股代幣化的動力。
相比之下,美國的情況大不相同。美國監管機構支持加密貨幣創新,認爲這有助於增強美元和美股的地位。美國的金融創新生態也更加活躍,多家大型公司將自己視爲傳統金融世界的挑戰者,成功推動了監管對股票代幣化的開放態度。
潛在的萬億市場
盡管當前股票代幣化的市場規模僅爲千萬美元,但許多業內人士認爲不應低估其潛力。有人預測代幣化股權市場可能達到數萬億美元規模。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美股市值達到52億美元,遠超流通中的美元總量。從市場規模來看,美股代幣化的潛力可能超過美元代幣化。
除市場規模外,全球用戶對美股代幣化的需求也很強烈。目前一些地區因監管原因限制了直接購買美股,而美股代幣化可以繞過這些限制。此外,代幣化股票還具有24/7交易、鏈上衍生品交易等傳統股票無法實現的優勢。
展望未來
雖然目前美股代幣化市場規模較小,但其發展軌跡可能類似於穩定幣。2014年成立的某穩定幣在初期每年交易量僅爲千萬美元,但在2017年牛市期間交易量暴增一萬倍,如今年交易量已達十萬億美元。
美股代幣化產品可能也在等待類似的爆發時刻。當這一天來臨時,人人都能在區塊鏈上購買美股的場景或許會突然成爲現實。希望到那時,香港不會再次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