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比特幣突破10萬美元大關 展現抗壓新韌性
數字資產在動蕩時代展現韌性
2025年6月,全球金融市場正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壓力測試。烏克蘭無人機摧毀大量核轟炸機引發核擴散擔憂,中美關稅爭端再度升溫,中東地區局勢緊張。在這種背景下,傳統避險資產黃金價格逼近3450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而比特幣則在105,000美元附近展現出驚人的穩定性。這種與地緣危機"脫鉤"的現象,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基本面的深刻變化。
地緣衝突影響力減弱
近期事件顯示,比特幣對地緣政治衝突的敏感度明顯下降。例如,6月13日中東地區發生重大軍事衝突後,比特幣僅在短時間內下跌2%就迅速企穩,這與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時單日暴跌10%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抗壓能力的提升主要源於市場結構的變化:長期持有者比例突破70%,投機性資金佔比降至五年來最低水平。同時,機構投資者通過衍生品市場建立的對沖機制,也有效緩解了突發事件的衝擊。
比特幣的避險屬性也在發生變化。隨着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比特幣與10年期美債實際收益率的負相關性顯著增強,使其更像是一種流動性對沖工具,而非單純的避險資產。6月1日美債拍賣不佳導致實際利率上升時,比特幣價格的反向漲印證了這一新特性。
此外,地緣風險正在轉化爲比特幣的剛性需求。部分國家開始使用比特幣進行大宗商品交易結算,這種實體經濟層面的應用使得比特幣能夠吸收部分地緣溢價。數據顯示,衝突地區的鏈上交易量在相關事件後大幅增加。
宏觀經濟週期的影響
當前宏觀經濟環境對比特幣形成雙重利好。首先,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第三季度開始降息,這直接反映在比特幣期貨合約的溢價上。歷史數據表明,在降息週期開始前的3個月,比特幣平均漲幅顯著高於黃金。
其次,通脹壓力的緩解削弱了比特幣的抗通脹敘事,但意外釋放了其作爲"增長敏感資產"的潛力。一些大型機構已開始將持有的比特幣從"無形資產"重新定義爲"戰略儲備",表明機構投資者正在用新的估值框架看待比特幣。
此外,中美貨幣政策的分化也爲比特幣創造了套利空間。中國持續增加黃金儲備,而美國則通過貶值策略推動美元指數下跌。這種政策差異催生了跨境資本通過比特幣進行套利的新渠道。
市場結構深層變革
比特幣市場正從散戶主導向機構主導轉變。期貨市場中,套期保值頭寸佔比首次超過60%,永續合約的資金費率長期保持在低位。這種變化降低了市場對槓杆資金的依賴,大幅減少了劇烈波動的發生。
機構投資者持有的比特幣數量顯著增加,佔流通量的比例已超過20%。這些長期持有的籌碼形成了價格的天然支撐,使得短期拋壓難以擊穿關鍵支撐位。在近期的地緣衝突事件中,機構投資者的大量買單有效抵消了恐慌性拋售的影響。
比特幣的估值體系也在向傳統資產靠攏。它與科技股指數的相關性降低,但與小盤股指數的相關性上升。比特幣的波動率已降至接近科技成長股的水平,遠低於幾年前的極端波動。
短期價格走勢分析
比特幣目前在50日均線附近獲得支撐,但多頭力量尚不足以推動價格突破20日均線。技術指標顯示市場處於中性狀態,既沒有明顯的看漲信號,也沒有明顯的看跌信號。
如果買盤能夠推動價格突破20日均線,比特幣可能會漲至110,000-112,000美元區間。這一區域預計將面臨較強阻力,但如果突破成功,價格有望繼續漲至130,000美元。
下行方面,如果價格跌破50日均線,可能會測試100,000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口。如果該支撐位被突破,下一個支撐位在93,000美元附近。
短期內,賣方正試圖在20日均線附近阻止價格反彈。如果價格大幅下跌並跌破104,000美元,短期走勢可能轉爲下行。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可能會下跌至102,000美元左右,甚至測試100,000美元的支撐。預計買家將在100,000美元附近積極防守。
多頭需要推動價格突破50日均線才能重新掌控局面。如果成功突破,價格可能快速漲至110,000美元以上。
未來走勢展望
6-8月可能是比特幣的震蕩蓄勢期,價格可能在98,000-112,000美元區間波動。關鍵觀察點是7月聯準會會議是否釋放明確的降息信號。技術面上,200日均線(目前在96,500美元附近)將構成強有力的支撐。
9-11月可能是比特幣的主要漲期。歷史數據顯示10月通常是比特幣表現最好的月份,加上聯準會可能開始降息,比特幣有望衝擊150,000美元。美國國債到期高峯可能迫使聯準會擴大資產負債表,這將爲比特幣提供額外的漲動力。
然而,投資者也需要警惕潛在風險。監管方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短期波動。此外,根據歷史經驗,即使在牛市週期中,年底也常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
結語
在全球貨幣體系面臨重大變革的背景下,比特幣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傳統金融體系信用危機的受益者,也正在成爲新經濟秩序的基礎設施之一。比特幣價格的穩定性不再僅僅來自於波動率的下降,更源於其作爲連接實體經濟的流動性工具的價值重構。正如一些金融界人士所言,在法定貨幣秩序重塑的漫長過程中,比特幣正在證明自己的韌性和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