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RWA的本質:可信數據與鏈上清算缺一不可
RWA的真實價值:從數據信任到資金清算
近期,RWA(真實世界資產)成爲了區塊鏈領域的熱門話題。從高端金融論壇到創業圈,似乎人人都在討論"資產上鏈"和"現實世界映射"。然而,在這股熱潮中,我們更需要冷靜地思考:RWA究竟能解決什麼問題?它的落地又需要哪些基本條件?
許多人將RWA描述爲"鏈上重塑"現實世界資產。這種說法並非完全錯誤,但重要的是要明白,真正的"重塑"需要打破原有的信息壁壘和結算流程。
目前,很多所謂的RWA項目實際上只是將原本存儲在傳統系統中的數據搬到了區塊鏈上。整個業務流程仍然依賴於線下團隊的運作,區塊鏈僅僅充當了一個"升級版報表"的角色。這種做法雖然用到了區塊鏈技術,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金融運作邏輯。
簡單地將資產信息從紙質合同轉移到區塊鏈上的JSON文件,並不等同於實現了真正的"資產代幣化"。如果不能突破這一點,RWA就只能停留在初級階段。
RWA的兩個關鍵標準
很多人認爲RWA的核心在於"確權",即資產來源可追溯,鏈上有登記。但實際上,可信數據只是基礎,RWA能否發揮金融價值的關鍵在於它是否能實現可信清算,也就是鏈上的資金流動機制是否能夠有效運作。
因此,RWA的價值可以分爲兩個層次:
可信數據:指鏈上能否準確記錄現實世界資產的狀態變化。這需要業務流程的徹底改造,確保外部接口能夠實時、自動、客觀地將信息推送到鏈上。真正的RWA項目必須做到"事件發生即鏈上知曉",而不是依賴定期的人工數據上傳。
可信清算:這是RWA的核心價值所在。它要求收益分配、本金返還、違約處置、費用結轉等價值流轉動作能夠自動執行、不可篡改且公開透明。實現這一點,鏈上必須有穩定幣的參與。
很多項目忽視了第二點:即使有了數據和合約邏輯,但如果結算環節仍需人工操作或通過第三方平台"模擬"資金流,那麼鏈上代幣就只是一種象徵,而非實際可執行的金融權利。
評估RWA項目的兩個基本標準
數據能否自動上鏈? 項目需要確保相關數據能夠從源頭直接、自動地寫入區塊鏈,而不是依賴人工收集和錄入。
資金能否在鏈上結算? 項目應當實現資金的自動化、鏈上結算,而不是依賴人工操作和傳統銀行系統。
真正的RWA項目應該讓資金像數據一樣自動流動:有可驗證的穩定幣儲備、公開的分配公式和隨時可查的合約地址。
穩定幣:RWA的關鍵要素
RWA的核心在於建立一個能夠自動運行、實時兌付的系統。這需要區塊鏈技術作爲信息底層,同時需要穩定幣作爲價值載體。
穩定幣在RWA中的價值不僅在於提高跨境支付效率或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讓資金在區塊鏈世界中真正"運轉起來"。穩定幣使得資金可以被編程、被調用,根據鏈上數據直接執行支付。
穩定幣的最大意義在於它首次讓資金可編程、可執行規則。它可以按照預設的條件自動支付,不需要人爲幹預。
只有應用了穩定幣的RWA,才能實現資產全生命週期的鏈上智能合約運行,從生成、收益分配到退出回收,全程自動化。沒有穩定幣應用的RWA項目,無論有多少機構參與或審計背書,本質上仍是另一種形式的中心化平台。
因此,我們可以說:沒有穩定幣應用的RWA,都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