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樹儲備證明:CEX重建信任的新嘗試與局限性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交易所默克爾樹儲備證明:重建信任的新嘗試

近期,加密貨幣行業遭遇重創,某知名交易所的崩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爲了重建市場信心,多家中心化交易所(CEX)紛紛宣布將公布或已經公示了其默克爾樹儲備證明(merkle-tree proof-of-reserves)。這一舉措旨在通過技術手段,將原本不透明的CEX資產儲備狀況公開化,以證明用戶資金未被挪用或轉移。

默克爾樹儲備證明並非新生事物,早在幾年前就已被提出並應用。那麼,什麼是"默克爾證明"?它如何證明交易所用戶資產的安全性?是否能完全保證資產的安全管理?

默克爾樹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貨幣採用的一種數據結構,屬於可壓縮數據的密碼學技術。它能將多個數據合並壓縮,同時通過密碼學方法證明特定數據包含在匯總結果中。驗證默克爾樹根的數據完整性,即可證明構成該樹的所有數據的完整性。

默克爾樹的葉子節點由數據集中每個元素的哈希值構成。相鄰的哈希值會被合並再次哈希化,形成父節點。最頂層的哈希值被稱爲默克爾樹根或根哈希值(Merkle Root)。根哈希值包含了所有數據的哈希特徵,任何節點上的數據被篡改都會導致完全不同的值,因此無法篡改記錄在默克爾樹上的哈希值。

假設用戶的帳戶和餘額信息作爲數據A被記錄在默克爾根中,可以通過以下數據驗證A是否被包含在默克爾樹中:

  • 數據A(帳戶和餘額信息)
  • B的哈希值
  • CD的哈希值
  • 根哈希值

驗證過程是:計算A的哈希,與B的哈希合並計算AB的哈希,再與CD的哈希合並計算根哈希。如果計算得到的根哈希與給定的根哈希相同,則證明A確實被記錄在默克爾樹中。

若某交易所的所有用戶資產都被記錄在默克爾樹上,交易所就能在不泄露其他用戶信息的前提下,向每個用戶證明其資產確實存在於系統中。

這套證明系統的信任基礎建立在默克爾樹(動態威懾)和第三方審計之上。動態威懾機制允許任何用戶作爲檢測節點,一旦發現自己不在默克爾樹上,就能揭露交易所提供的樹根是虛假的。然而,僅憑密碼學證明還不足以解決所有問題,實際操作中存在諸多復雜因素。

相比之前僅依賴審計的監管模式,引入默克爾樹實際上賦予了用戶一定的監督權,使CEX的資產儲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去中心化的監控,這無疑是一大進步,有助於恢復市場信心。

然而,默克爾樹儲備證明並非萬能之策。它存在以下局限性:

  1. 更新頻率問題:由於交易所每秒都有大量交易發生,不可能實時更新樹根,因此用戶看到的樹根可能並非最新狀態。

  2. 前端欺詐風險:默克爾樹數據存儲在交易所自己的服務器上,理論上存在通過篡改前端頁面欺騙用戶的可能性。這需要依靠第三方軟件進行監督。

  3. 第三方審計的可信度:傳統金融領域中審計失誤或違規行爲並非罕見,加密貨幣領域同樣面臨這一挑戰。

  4. 無法反映關聯交易、負債關係和保證金交易等復雜情況。

盡管存在上述問題,但在當前市場信心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將默克爾樹儲備證明作爲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標準配置,無疑有助於建立行業規範、重塑用戶信心。

默克爾樹儲備證明應該成爲Crypto交易所的標配

對於投資者和用戶而言,資金安全始終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無論這輪市場動蕩中誰倒下、誰幸存,Web3的發展步伐都不會停止,將繼續向前推進。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口嗨做多王vip
· 07-07 23:42
又整这些花里胡哨的活儿
回復0
被毕业的矿工vip
· 07-07 17:18
再透明也透明不过明人
回復0
TokenomicsTinfoilHatvip
· 07-06 23:52
空气中都是韭菜的味道
回復0
MEVHuntervip
· 07-06 23:50
meh... 又一个烟幕。协议利用者总是能发现空档
查看原文回復0
ShibaSunglassesvip
· 07-06 23:47
喊得挺响亮 最后看谁玩砸了
回復0
ME_Victimvip
· 07-06 23:44
信不信全靠自己啊
回復0
Permabull Petevip
· 07-06 23:32
听着不错 但还是觉得靠谱的平台更重要
回復0
Blockchain智囊vip
· 07-06 23:24
表面文章罢了,老项目的把戏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