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定幣監管:香港與美國法案解析及中國路徑探討穩定幣作爲一種新型金融產品,近期受到了廣泛關注。5月21日,香港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而幾乎同時,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穩定幣統一標準保障法案》。這兩個法案的出臺標志着穩定幣正式進入監管視野,對其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這兩個法案進行詳細分析,探討各相關方的訴求,並就穩定幣對貨幣政策和流通管理的影響進行探討,最後對中國穩定幣監管提出建議。## 一、香港《穩定幣條例草案》分析 香港的《草案》對穩定幣做了明確定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以計價單位或經濟價值儲存形式表述2. 用於貨品或服務付款、清償債務、投資和買賣 3. 通過電子方式儲存和轉移4. 在分布式分類帳或類似信息儲存庫上操作5. 錨定單一資產或一籃子資產在具體監管要求上,《草案》規定:1. 發行主體必須是公司,最低資本金2500萬港元2. 儲備資產市值不低於未贖回穩定幣面值,與其他資金隔離3. 儲備資產必須是高質量、流動性強、低風險資產4. 定期進行風險管理和資產審計,向公衆披露儲備資產詳情5. 滿足反洗錢、信息安全等監管要求6. 不得支付穩定幣利息,僅能經營穩定幣業務總體來看,香港希望通過穩定幣爲新經濟領域提供創新支付工具,同時防範風險。## 二、美國《穩定幣統一標準保障法案》分析美國的《法案》與香港《草案》在監管邏輯上總體相似,但也有一些差異:相似之處:1. 錨定法定貨幣,用於支付結算2. 100%儲備資產支持 3. 定期披露儲備資產報告並審計4. 反洗錢和反恐融資要求5. 禁止支付利息 主要差異:1. 美國採用兩級監管框架:市值超100億美元聯邦監管,低於100億美元可選州級監管2. 美國對儲備資產品種要求更明確總體上,兩地都將本幣穩定幣合法化並納入監管,在促進創新的同時防範風險。## 三、銀行本票與穩定幣從香港和美國的法案來看,穩定幣的發行和管理規則與銀行本票基本相同,也有點類似授權發鈔。銀行本票的基本規則是:客戶用等額貨幣換取同等金額本票,持票人可用於支付或兌換現金,銀行見票即付等額貨幣。這與最初紙幣的產生過程類似。穩定幣作爲支付工具,其應用需求值得關注。摩根大通銀行曾發行摩根幣,但在銀行間跨境清算中未找到適用場景。西聯匯款的模式也與本票類似。作爲支付工具,穩定幣需要滿足安全、方便、快捷等要求。同時,發行人超發衝動、假幣風險等問題仍然存在,技術並不能完全解決人性和資本的貪婪問題。## 四、穩定幣各相關方的訴求穩定幣的相關方主要包括:1. 付款人:希望支付更快捷、方便、安全,成本低於法定貨幣2. 收款人:接受穩定幣更容易成交,可1:1兌換法定貨幣,可用於其他支付場景 3. 發行人:尋求發行收益、兌換手續費、儲備資產投資收益等4. 技術支持方:從穩定幣運營中獲得收益5. 政府和監管機構:促進經濟增長,維護法定貨幣穩定,保障金融安全各方訴求能否得到合理滿足,是穩定幣能否成功的關鍵。目前穩定幣主要在特定數字經濟領域發揮作用,但應用範圍正在擴大,已達到需要規範管理的階段。## 五、穩定幣與貨幣政策和貨幣流通管理穩定幣作爲類貨幣,會對貨幣供應量產生影響。其發行規模和監管模式必須納入貨幣政策考量。穩定幣基於分布式帳本,是一種脫媒式支付方式,可能有不同於傳統現金的流通規律。其反洗錢、KYC等監管要求的具體實施範圍還有待明確。跨境支付是穩定幣探索的熱點,但最終仍需與銀行體系對接。穩定幣的真正成功在於與銀行體系高效無縫銜接,而非脫離銀行體系。## 六、對中國的七點建議1. 堅持技術中性,鼓勵金融科技創新應用2. 認識到穩定幣是現實需求的產物,既服務新興經濟領域,也可能被用於規避監管3. 爲穩定幣立法,促進創新並防範風險,將境外人民幣掛鉤穩定幣納入監管4. 發行人民幣穩定幣無實質性法規障礙,可納入現行票據管理或單獨立法5. 人民幣穩定幣可爲數字人民幣開拓適配場景6. 創新建設與銀行帳戶體系無縫對接的人民幣穩定幣支付體系 7. 發行人民幣穩定幣首要目的是服務新興經濟和人民幣國際化,而非與美元穩定幣競爭
穩定幣立法新趨勢:香港美國法案解析及中國監管路徑探討
穩定幣監管:香港與美國法案解析及中國路徑探討
穩定幣作爲一種新型金融產品,近期受到了廣泛關注。5月21日,香港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而幾乎同時,美國參議院也通過了《穩定幣統一標準保障法案》。這兩個法案的出臺標志着穩定幣正式進入監管視野,對其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將對這兩個法案進行詳細分析,探討各相關方的訴求,並就穩定幣對貨幣政策和流通管理的影響進行探討,最後對中國穩定幣監管提出建議。
一、香港《穩定幣條例草案》分析
香港的《草案》對穩定幣做了明確定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具體監管要求上,《草案》規定:
總體來看,香港希望通過穩定幣爲新經濟領域提供創新支付工具,同時防範風險。
二、美國《穩定幣統一標準保障法案》分析
美國的《法案》與香港《草案》在監管邏輯上總體相似,但也有一些差異:
相似之處:
主要差異:
總體上,兩地都將本幣穩定幣合法化並納入監管,在促進創新的同時防範風險。
三、銀行本票與穩定幣
從香港和美國的法案來看,穩定幣的發行和管理規則與銀行本票基本相同,也有點類似授權發鈔。
銀行本票的基本規則是:客戶用等額貨幣換取同等金額本票,持票人可用於支付或兌換現金,銀行見票即付等額貨幣。這與最初紙幣的產生過程類似。
穩定幣作爲支付工具,其應用需求值得關注。摩根大通銀行曾發行摩根幣,但在銀行間跨境清算中未找到適用場景。西聯匯款的模式也與本票類似。
作爲支付工具,穩定幣需要滿足安全、方便、快捷等要求。同時,發行人超發衝動、假幣風險等問題仍然存在,技術並不能完全解決人性和資本的貪婪問題。
四、穩定幣各相關方的訴求
穩定幣的相關方主要包括:
各方訴求能否得到合理滿足,是穩定幣能否成功的關鍵。目前穩定幣主要在特定數字經濟領域發揮作用,但應用範圍正在擴大,已達到需要規範管理的階段。
五、穩定幣與貨幣政策和貨幣流通管理
穩定幣作爲類貨幣,會對貨幣供應量產生影響。其發行規模和監管模式必須納入貨幣政策考量。
穩定幣基於分布式帳本,是一種脫媒式支付方式,可能有不同於傳統現金的流通規律。其反洗錢、KYC等監管要求的具體實施範圍還有待明確。
跨境支付是穩定幣探索的熱點,但最終仍需與銀行體系對接。穩定幣的真正成功在於與銀行體系高效無縫銜接,而非脫離銀行體系。
六、對中國的七點建議
堅持技術中性,鼓勵金融科技創新應用
認識到穩定幣是現實需求的產物,既服務新興經濟領域,也可能被用於規避監管
爲穩定幣立法,促進創新並防範風險,將境外人民幣掛鉤穩定幣納入監管
發行人民幣穩定幣無實質性法規障礙,可納入現行票據管理或單獨立法
人民幣穩定幣可爲數字人民幣開拓適配場景
創新建設與銀行帳戶體系無縫對接的人民幣穩定幣支付體系
發行人民幣穩定幣首要目的是服務新興經濟和人民幣國際化,而非與美元穩定幣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