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LRT賽道崛起 催化以太坊生態新機遇
LRT賽道催化以太坊生態
隨着坎昆升級完成,以太坊及生態代幣價格表現亮眼。模塊化概念項目和Layer2陸續上線主網,進一步推動市場對以太坊生態的看好。流動性再質押(LRT)因EigenLayer項目爆火而吸引資本關注。
本文圍繞LRT賽道生態,詳細闡述了現狀、機遇與未來。目前LRT項目同質化嚴重,多數未發幣。較看好KelpDAO、Puffer Finance、Ion Protocol等有特色發展路線的項目。預計未來LRT將是快速增長的利基市場,但只有少數頭部項目能脫穎而出。
LRT賽道背景
坎昆升級臨近,以太坊生態代幣價格表現優異。模塊化概念和Layer2項目陸續上線,推動市場對以太坊生態看好。
流動性質押在以太坊生態佔據重要地位,而"再質押"概念隨EigenLayer爆火而受關注。"再質押"由Eigenlayer於2023年6月提出,允許用戶將質押的ETH或LST再質押,爲以太坊上去中心化服務提供額外安全保障並賺取獎勵。LRT項目由此誕生。
LRT演化路徑
LRT(流動性再質押代幣)是LST再質押後的"再質押憑證"。其演化路徑如下:
以太坊原生質押:PoS機制下,驗證者質押32 ETH維護網路安全並獲得獎勵。
LST協議誕生:降低質押門檻,釋放流動性。如Lido允許質押任意數量ETH並獲得stETH。
Restaking協議誕生:LST可質押到其他網路獲取更多收益。Eigenlayer爲代表,共享安全性並提供更高收益。
LRT誕生:將LST再質押到Restaking協議,獲得"再質押憑證"LRT。LRT可進行更多金融操作。
Pendle協議加持LRT:Pendle提供LRT交易市場,允許預售/布局長期空投機會。
LRT是套娃嗎?
這需要分情況討論:
如果在單個DeFi生態內,質押LST產生再質押憑證,再將該憑證質押發行治理代幣,讓二級市場炒作反哺Restaking預期價值,這是套娃。
以Eigenlayer + Pendle爲核心的經典再質押模式不是套娃:
這個模式本質是共享以太坊安全性,項目爲服務付費,有正向資金流入,是合理的經濟模型。
LRT賽道生態情況
EigenLayer-再質押中間件
EigenLayer是以太坊再質押集合,允許ETH質押者驗證以太坊上新軟件模塊。其通過智能合約讓再質押者驗證不同網路和服務,爲第三方協議節省成本同時享受以太坊安全性,爲再質押者提供多重收益和靈活性。
EigenLayer AVS(主動驗證服務)是其核心概念。AVS將以太坊主動驗證Rollup L2狀態數據一致性的過程抽象爲新概念。EigenLayer通過Restaking將以太坖PoS共識經濟安全性封裝成低配版,目標市場是對共識安全需求較低的Dapp Rollup、預言機、跨鏈橋等項目。
目前約有13個AVS項目,主要服務於Rollup安全性、擴展性、互操作性和去中心化,也有延伸至Cosmos生態。
以太坊LRT項目梳理
以太坊上LRT協議約有15個,9個已上線,6個在測試網。主要分爲3類:
Liquid-LSD Restaking:如KelpDAO、Restake Finance、Renzo。同質化嚴重,創新有限。
Liquid Native Restaking:如Ether.fi、Puffer Finance,提供小額ETH節點服務。
在Eigenlayer基礎上優化:如SSV,需尋找突破點吸引節點。
大多LRT協議創新點:
具體項目情況:
Renzo
KelpDAO
Restake Finance
Puffer Finance
流動性質押+再質押服務
如SSV network、Swell、Ether.fi等,在Eigenlayer網路上已佔領先地位。
其他LRT協議
包括Eigenpie、Ion Protocol、Rio Network等,各有特色。
LRT賽道未來預測
LRT是快速增長的利基市場,但項目同質化嚴重,承載資金有限,預計只有少數頭部項目能脫穎而出。
風險: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