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萬紀念】曬出我的Gate時刻,解鎖限量好禮!
Gate用戶突破3000萬!這不僅是數字,更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還記得第一次開通帳號的激動,搶購成功的喜悅,或陪伴你的Gate週邊嗎?
📸 參與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廣場曬出你的故事,一起見證下一個3000萬!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我的Gate时刻# ,發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視頻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參與瀏覽量前10額外獎勵
推特回鏈請填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獨家獎勵:
🏆 創意大獎(3名):Gate × F1紅牛聯名賽車模型一輛
👕 共創紀念獎(10名): 國際米蘭同款球員衛衣
🥇 參與獎(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獎(10名):Twitter前10瀏覽量,送Gate × 國米小夜燈!
*海外用戶紅牛聯名賽車折合爲 $200 合約體驗券,國米同款球衣折合爲 $50 合約體驗券,國米小夜燈折合爲 $30 合約體驗券,品牌抱枕折合爲 $20 合約體驗券發放
🧠 創意提示:不限元素內容風格,曬圖帶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週邊產品、GT圖案、活動紀念品、活動現場圖等均可參與!
活動截止於7月25日 24:00 UTC+8
3
這個世代,除了「去中心化」這個大趨勢,更重要的是學會摒棄線性思維。而其中最危險的,就是「時間上的線性思維」。
時間的流逝是恆定的(這裏當然不談廣義或狹義相對論)。有人花數年埋頭打磨一個項目;也有人每天追趕下一秒剛上線的新幣。有人二十歲不到便自稱頂尖交易員;也有人剛過三十歲就說自己「老了」,跟不上幣圈變化。
我每次回大學分享,都覺得自己能分享的不多,因爲我走的不是一條線性的職業直路。如果同學們照本宣科地去實踐,結果多半是白費力氣。但現在回看,也正是這條非線性的路,才把我帶到了今天的 Gate。
三十歲那年決定去澳洲玩一年,卻是在二十九歲才趕上學會遊泳。在那裏學了潛水、衝浪。現在每次去到海邊,總是第一個跳下水的人。
十七歲時就拿着吉他,在伊利沙伯體育館和高山劇場吵吵鬧鬧地表演;四十歲之後才開始學鋼琴,就只學一首 Hans Zimmer 的《Day One》。(「不怕練一萬招的人,就怕一招練一萬遍的人。」)
四十多歲再次踩上滑板,爲 Gate 拍了個視頻;而我上一次玩滑板,已經是二十五年前。
二十二歲出版了第一本書,當時覺得寫書是件容易事;現在再寫書,反而有點力不從心。
二十五歲完成了一個半馬拉松,那時候其實是極度厭惡跑步;去年剛完成人生第一個馬拉松,卻開始有點享受長跑的樂趣。
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我都在殖民地下長大,從沒正式學過普通話。直到二十八歲後,才真正開始開口說中文。
三十歲以後斷斷續續在 Duolingo 上學了十年德語,前陣子剛去慕尼黑,發現除了 Guten Morgen 和 Danke,幾乎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但看得懂的詞倒是不少。我想,就算再花十年也只多學一點點,至少我還有三十年的時間可用。
2008 年誤打誤撞開始接觸搖擺舞,至今也十多年了。現在則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提起,怕市場部要我在 Gate 的活動中現場表演!
時間的流逝是恆定的,但時間軸上的勢頭、發展、機遇都是非線性的,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節奏,不要跟着別人的步伐走。以學吉他爲例,小時候有的是時間,但現在有的是無數免費的教學視頻;再以人工智能爲例,有人說自己有二十年開發經驗,靠的是先行者優勢。但二十年前的 AI 和現在的 AI 已經完全不同,一個只有五年經驗的人,也可能比他們走得更遠。
幣圈更是如此:有人年輕時踩對賽道,早早實現財務自由,但缺乏實戰經驗,後勁不足;也有人這幾年才從投行、科企轉進來,卻靠着人生歷練與人脈,在圈內開創出另一片天地。
對後來者不亢,對先來者不卑。
唯一讓我羨慕的,是年輕人一定能比我看得更遠的未來。除此之外,大家在時間軸上各自遊走,無分高低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