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解碼底部信號:加密市場的崩盤與反彈劇本
作者:Doc
編譯:Tim,PANews
這篇撰文的目的是讓你了解我如何識別市場中的關鍵信號。我們需要理解風險背後的心理機制,並借此優勢來識別潛在的市場底部。
1.共識越低的項目越先崩盤
當不確定性襲來,賣家會拋售他們最不看好的資產。例如,共識低的幣將率先崩盤,更早失血。
從邏輯上想想:如果你急需用錢,不會去賣你的貴重物品,而是賣掉那些平時用不着、不值錢的東西。
同樣地,當交易員不確定市場走勢或希望降低風險時,往往會變賣自己情感依賴最低的資產來套現。
這種現象在比特幣每次衝頂時都會發生,絕非巧合。山寨幣並非在比特幣登頂後上漲,而是伴隨比特幣登頂同步漲。它們更早在比特幣面前顯露出一絲疲態,數周前就已率先見頂。
這是一個早期預警信號。聰明的交易者會在其他人還未察覺要發生什麼事之前就先行降低風險。
2.風險VS藍籌幣
讓我們回到之前的那個邏輯:人們會盡可能長久地保留自己珍視的高品質財物,只有在走投無路時才會忍痛割愛。
那些最受追捧的幣種,通常都會盡可能地守住已有的漲幅。這就是爲什麼比特幣總是一副堅挺的樣子,而每次市場崩盤前幾周,網上總會充斥着“大家慌什麼,比特幣明明穩得很”之類的推文。
拋售順序:
a)先是垃圾幣
b)然後是藍籌幣
c)最後所有幣都被拋售
3.反身性效應出現
疲軟會導致更多的疲軟。
當巨鯨開始在枯竭需求中拋售時,就會誘發市場疲軟。這是典型的籌碼派發階段特徵:接盤乏力、需求枯竭、趨勢走遠等現象。
風險資產的特徵轉變,將使經驗豐富的交易員中核心決策層重新評估策略。
"我沒能在頂部賣出,但行情性質已變。是時候降低敞口或平倉了。"
"要是這種跌幅都算核爆級崩盤,我帳戶裏還藏着什麼雷?"
突然間:倉位調整引發更大的拋售,這就是反身性,風險偏好消退的正反饋循環。
4.波動性:最後一舞
當比特幣大跌將至,市場常現詭靜:波動驟降、行情窄幅震蕩、自滿心態登頂。
然後,砰~,就崩盤了。
現在,讓我們聚焦平衡與失衡的市場本質。
平衡在市場參與者對何爲昂貴、何爲便宜逐漸達成共識時達成。這是一場共舞。這就是均衡。
均衡則意味着平靜。 已知信息已被消化、投機活動減弱、波動性收窄。
這場共舞會持續下去,直到一方感到厭倦、疲憊,或者想去酒吧再喝一杯。即,買方或賣方筋疲力竭;或者供給、需求發生改變。
均衡遭到破壞。一旦它被打破:便出現失衡。
價格劇烈偏離原位。 價值變得模糊不清;波動性暴增。市場渴望平衡並會主動尋求 。
價格常常會回歸到最近形成過平衡的區域:如高成交量點、訂單塊、綜合價值區域等。
正是在這些區域,你會看到最猛烈的反彈。
“初測即最佳時機”。後續測試的反應會逐漸減弱。情況趨於結構化。價格在新點位企穩。波動性收縮。平衡重現於市。
5.拋售進程及底部識別
投降拋售並非終局的開始,而是中局的終結。
a)山寨VS比特幣
本輪週期中,山寨幣往往在比特幣崩盤前完成主要拋售。
最近案例:Fartcoin在二月底比特幣崩盤前,已從高點回落88%。既然該規律成立,我們便可在尋找市場衰竭信號(觸底跡象)時將其作爲交易信號。
當比特幣仍在劇烈波動、尋得新平衡時,最強的山寨幣會率先顯現相對強勢的枯竭跡象。
簡單來說,當比特幣進入失衡後期階段時,應該尋找優質替代幣來建立平衡倉位。
作爲參與者,我們的目標是捕捉這些背離現象。
"市場動能是否轉變?"
"波動性是否在收窄?"
"拋售速度是否正在放緩?"
"當比特幣創新低時,它是否仍能穩住?"
第二季度見底信號:
山寨幣通常先跌爲敬,待比特幣觸底後其跌勢反而放緩。
甄別優質山寨幣的訣竅在此。
弱者恆弱。
強者悄然布局,搶在市場行情啓動之前。
b)比特幣VS標普500
現在給大家安排一個小練習吧。
整合本文的所有概念,或許以下現象就變得合理了:
核心結論
市場築底是過程而非瞬間完成:山寨幣先行 → 比特幣接力 → 標普殿後
操作要義:重點觀察市場結構演變,而非單純跟蹤情緒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