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FXC Intelligence:2025年稳定币跨境支付市场分析与趋势预测
FXC Intelligence:2025年稳定币跨境支付现状
一、稳定币生态
稳定币虽仍属新兴技术,却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从边缘实验到主流视野的跃迁。
"过去18个月的变化尤其剧烈,"B2B稳定币支付公司Orbital联合创始人兼CEO Chris Mason指出,"率先拥抱稳定币的往往是高风险、高成长的新兴行业玩家;如今,第二波浪潮已至——支付服务商和传统银行正集体觉醒。"
法币金融基建提供商OpenPayd CEO Iana Dimitrova补充道:"当下的爆发并非一夕之功,而是15余年试错与迭代的厚积薄发。市场对稳定币的实用价值终于形成共识,技术本身也走到了可规模商用的临界点。"
1.1 稳定币简史
稳定币起源于2008年加密货币的推出:一种代币化、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的数字货币,运行在基于分布式账本的区块链上。稳定币最初伴随比特币而生,2008年10月由一位匿名研究员(化名中本聪)发表了一篇题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将比特币引入世人。
从一开始,比特币就被定位为一种无需金融中介机构的在线支付方式。尽管早期采用者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支付实验,但它在互联网原住民和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投机的技术人员中广受欢迎。随着未来几年人们对比特币兴趣的日益增长,一些人开始尝试利用其底层技术进行跨境支付。然而,由于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缺乏监管以及与黑市活动存在一些关联,许多人难以将其视为一种支付技术。
随着稳定币的出现,情况发生了改变:稳定币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目前正在见证它从早期互联网的时代迈入现代数字时代的开端。
第一个以稳定币形式发行的数字货币是BitUSD,它于2014年引入了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此处指美元)1:1锚定的概念。然而,由于它是由加密货币支撑的,因此并不完全符合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稳定币的定义。
其他公司也迅速跟进,但真正引入法定货币储备概念的是Tether,它于当年晚些时候推出了USDT。在接下来的几年里,USDT的受欢迎程度和关注度不断提升,但也面临着透明度和监管方面的质疑,最终Tether采取了重大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稳定币发展的早期,开发者们正在逐步理解稳定币的含义及其使用方法。在2018年,更多受监管的稳定币开始涌现,Paxos推出了现在的Pax Dollar(USDP),Circle通过与Coinbase的联盟推出了USD Coin(USDC)。这些受监管的、总部位于美国的稳定币开始越来越受欢迎,不仅加密货币领域,主流金融行业也对此产生了兴趣。与此同时,基于稳定币构建的金融基础设施参与者也开始涌现,包括2018年的Fireblocks和2021年的BVNK。
然而,2022年和2023年初,稳定币面临着极大程度的信任危机,当时发生了几起震惊行业的事件。首先是TerraUSD(UST)的突然暴跌。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算法稳定币,其支撑机制并非现金储备,而是基于算法的机制。当其价值从1美元的挂钩汇率大幅下跌之后,"死亡螺旋"引发的恐慌性交易也导致其他一些稳定币的价值在主要市场上短暂波动。尽管UST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币,并且Circle、Paxos和其他公司试图与算法稳定币划清界限,但其对整个行业的声誉造成的损害仍然显著。
尽管许多参与者声称他们的资产储备能够保护他们免受上述问题的影响,让他们感到安心,但2023年初硅谷银行(SVB)的倒闭引发了新的问题。崩溃之时,Circle在硅谷银行(SVB)的储备约为33亿美元,最初这些存款是否能得到保障存在不确定性。这引发了所谓的"影子挤兑",因为持有者担心他们无法以1:1的价格赎回该稳定币,导致其交易价值跌至历史最低水平。虽然美国政府最终确实为硅谷银行的储备提供了担保,Circle也从未面临无法赎回所持USDC的真正风险,但这次声誉受损更为严重,尤其对于那些需要拥有美国储备且有强大后盾的稳定币的机构而言。
在这场危机中,海外USDT的采用率持续攀升,美国USDC的流通代币数量在2023年期间却稳步下降。正因如此,一个精简、更稳健的行业版本开始慢慢从这场危机的灰烬中崛起。在关键渠道和垂直行业的真正需求推动下,基础设施公司的交易量和采用率不断攀升,并相应改进产品;而其他公司则推出专注于其技术真正效用的产品。2023年下半年,PayPal推出了PayPal USD(PYUSD),为行业投下了至关重要的信任票;而其他公司则致力于教育那些对稳定币不太确定的人,以建立监管框架并提高采用率。Orbital CEO Mason表示:"教育工作确实很艰难,但人们真的开始理解它了。"
从2024年初开始,USDC的流通代币数量再次攀升,专注于支付的新发行代币数量也持续增长。最近,特朗普重返美国总统宝座,也增加了对该技术的机构支持,《GENIUS法案》等监管措施也随之出台。
如今,随着采用率迅速攀升,跨境支付行业也表现出浓厚兴趣,未来还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但稳定币的基本原则与中本聪在比特币论文中最初设定的前提大致相同。
1.2 跨境支付领域对稳定币兴趣渐浓
随着稳定币技术的兴起,其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案例也逐渐增多。正如Paxos的Kendall解释的那样,尽管目前稳定币使用仍主要集中在"加密原生活动",但该领域对其的兴趣正在不断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终端用户最本质的需求所推动的。
这一经历在该领域的许多企业中都有所体现,包括专注于B2B企业间支付的Conduit。然而,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此类请求主要来自有全球贸易需求的企业,但在跨境支付的其他方面,稳定币的采用也在不断增加,包括MoneyGram,该公司已开始提供稳定币支付功能。2022年,MoneyGram开始以USDC发送汇款,此后其在该领域的业务能力不断拓展,包括推出白标数字钱包的入金和出金解决方案MoneyGram Ramps,以及满足自身跨境资金管理需求。
如今,尽管稳定币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小,但其关注度却明显上升。2025年上半年,有关稳定币和支付的新闻稿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6%,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此前稳定币整体新闻稿的增长速度,而涉及跨境支付和稳定币的新闻稿数量更是猛增了1000%以上。而且这只是公开推出稳定币解决方案的公司。
据BVNK Harmse称,支付行业的绝大多数公司都看到了这项技术带来的机遇,即便他们尚未公开讨论。"我认为95%的公司都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从我们正在进行的对话和潜在合作来看,确实有很多传统支付公司正在积极投入,甚至是一些你原本认为不会投入的公司。"
1.3 稳定币支付投资激增
除了老牌企业兴趣高涨,资本也持续加码。尽管整体创投环境趋冷,但稳定币赛道仍吸金不断,过去一年大批项目官宣融资。
与此同时,一系列并购也在加速:传统巨头希望通过收购迅速补齐自身在该领域的能力。尽管动作频繁,Stripe于2024年宣布、2025年初完成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Bridge收购案,仍被普遍视为整个行业"认真对待这项技术"的催化剂。
BVNK的Harmse表示:"它迫使所有人重新审视这一赛道。我们原本就在与多家全球顶级支付公司洽谈,这次收购直接把对话节奏加快了好几倍。"
而在Airwallex联合创始人兼CEO Jack Zhang看来,Stripe此举的深意不止于此:"Stripe是叙事高手。他们借这次收购打造了一个超级品牌故事,把稳定币真正推到聚光灯下,甚至可以说,它助推了今天这场稳定币热潮的形成。"
二、稳定币的跨境支付现状
稳定币支付的底层逻辑很简单:理论上,它在多个维度(速度、可靠性和透明度)都优于现行主流方案。尽管成本方面(出入金承兑)还有待优化,但这取决于流动性的进一步提升。
然而,现实并不只有光鲜。尽管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稳定币支付在落地时仍面临诸多复杂环节;支付场景的总体规模偏小,也让部分能力仍在验证阶段。
因此,稳定币的真正价值体现在那些能够"切实、可靠地改善现有支付体验"的场景。至少目前,这种改善最集中地发生在新兴市场。
2.1 新兴市场:稳定币的"主战场"
无论是早期就押注稳定币的支付基础设施公司,还是最近才入场的新玩家,观点都出奇一致:在那些传统支付体系薄弱的国家,稳定币不只是"现在最好用的方案",更是催生出整条"稳定币跨境支付"赛道的原动力。
OpenPayd的Dimitrova表示:"全球电商平台早就感受到在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收款、放款、留存的痛点。他们一直在后台悄悄寻找替代方案,只是传统金融机构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
痛点人群不止想把资金"便宜、快速地搬进来搬出去",还包括:1)难以获得国际可用支付工具的企业; 2)深陷本币波动泥潭的机构和个人。
然而,新兴市场的需求并非铁板一块,一个场景的爆发会衍生出更多场景,需求层层外扩。可以确定的是,大量走"冷门通道"的跨境资金流已形成一个可观且仍在膨胀的市场。稳定币玩家蜂拥而入,客户画像也愈发"高阶"。
Conduit的Gertman说:"我们正在服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