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轮模型解密AI监管格局 中美角色逆转背后的逻辑

robot
摘要生成中

文化年轮模型:揭示技术监管的隐藏逻辑

在当今复杂的全球技术格局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本文将通过"文化年轮模型"这一独特视角,深入剖析当前人工智能和技术监管领域的一些令人意外的发展趋势。

新自由主义的反思

许多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推崇"去监管化"的新自由主义社会中。然而,现实情况却大相径庭:政府的监管政策不断扩大,各类法规日益严格,税收占GDP的比例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社会文化态度的复杂性。

文化年轮模型

为解释这种现象,我们提出"文化年轮模型":

  1. 文化对新事物的态度由当时的社会氛围决定。
  2. 对已存在事物的态度则受固有惯性影响。

每个时代都会在文化树上形成新的年轮,代表着那个时期对新兴事物的观念。这些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迅速固化,难以改变。随后的年轮会在此基础上继续积累,塑造新一轮的文化态度。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中美AI格局的逆转

五年前,若有人预言中国将在开源AI领域领先,而美国在闭源AI方面占优,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种逆转可以用文化年轮模型来解释:

  1. 美国90年代经历去监管化高峰,影响了互联网发展初期的开放态度。
  2. 进入21世纪后,整体监管趋势增强,但对已形成的互联网领域影响有限。
  3. 中国在AI领域处于追赶地位,采取"商品化竞争对手的优势互补品"策略,推动开源AI发展。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从互联网到AI:文化惯性的影响

  1. 互联网:90年代形成的开放理念深深影响了其后续发展。
  2. 税收:受50年前确立的福利制度影响,难以大幅改变。
  3. 风险评估:新兴科技面临更严格审查,而传统高风险活动却较为宽松。
  4. 社交媒体:介于互联网整体和新兴事物之间,监管态度复杂。
  5. AI:2020年代成熟,中美采取不同策略,形成意外的开源vs闭源格局。

Vitalik博文:开源与闭源,"年轮模型"揭示中美AI竞争格局的逆转

创新优于改变:种下新的文化之树

文化年轮模型揭示,改变已固化的观念极其困难。相比之下,创造新的行为模式,并在其形成初期就建立良好的规范和文化基础,往往更容易成功。这正是加密货币和Web3领域的魅力所在:它们提供了一个不受既有偏见束缚的新环境,让我们能够自由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应局限于改造旧有体系,而应着眼于培育新的"文化树木",为整个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TokenVelocityvip
· 08-05 10:20
监管又来了 AI估计要凉
回复0
NFT_Therapyvip
· 08-04 01:16
又在炫耀学术概念 结果还不是管不住AI
回复0
治理投票假装者vip
· 08-03 17:51
别整那么多理论 直接开干就完了
回复0
GasFeeLadyvip
· 08-03 17:44
说实话,这听起来像是针对社会的 MEV 操纵……对监管套利持乐观态度?
查看原文回复0
链上资深小透明vip
· 08-03 17:35
又是瞎扯模型那一套 能说点实在的么
回复0
DeFi安全卫士vip
· 08-03 17:23
mmm... 看起来又是一个监管貔貅盘,老实说。文化环 = 更多恶意治理向量的后门。DYOR,但到处都是红旗,不好说。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