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树储备证明:CEX重建信任的新尝试与局限性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交易所默克尔树储备证明:重建信任的新尝试

近期,加密货币行业遭遇重创,某知名交易所的崩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了重建市场信心,多家中心化交易所(CEX)纷纷宣布将公布或已经公示了其默克尔树储备证明(merkle-tree proof-of-reserves)。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将原本不透明的CEX资产储备状况公开化,以证明用户资金未被挪用或转移。

默克尔树储备证明并非新生事物,早在几年前就已被提出并应用。那么,什么是"默克尔证明"?它如何证明交易所用户资产的安全性?是否能完全保证资产的安全管理?

默克尔树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采用的一种数据结构,属于可压缩数据的密码学技术。它能将多个数据合并压缩,同时通过密码学方法证明特定数据包含在汇总结果中。验证默克尔树根的数据完整性,即可证明构成该树的所有数据的完整性。

默克尔树的叶子节点由数据集中每个元素的哈希值构成。相邻的哈希值会被合并再次哈希化,形成父节点。最顶层的哈希值被称为默克尔树根或根哈希值(Merkle Root)。根哈希值包含了所有数据的哈希特征,任何节点上的数据被篡改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值,因此无法篡改记录在默克尔树上的哈希值。

假设用户的账户和余额信息作为数据A被记录在默克尔根中,可以通过以下数据验证A是否被包含在默克尔树中:

  • 数据A(账户和余额信息)
  • B的哈希值
  • CD的哈希值
  • 根哈希值

验证过程是:计算A的哈希,与B的哈希合并计算AB的哈希,再与CD的哈希合并计算根哈希。如果计算得到的根哈希与给定的根哈希相同,则证明A确实被记录在默克尔树中。

若某交易所的所有用户资产都被记录在默克尔树上,交易所就能在不泄露其他用户信息的前提下,向每个用户证明其资产确实存在于系统中。

这套证明系统的信任基础建立在默克尔树(动态威慑)和第三方审计之上。动态威慑机制允许任何用户作为检测节点,一旦发现自己不在默克尔树上,就能揭露交易所提供的树根是虚假的。然而,仅凭密码学证明还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复杂因素。

相比之前仅依赖审计的监管模式,引入默克尔树实际上赋予了用户一定的监督权,使CEX的资产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去中心化的监控,这无疑是一大进步,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

然而,默克尔树储备证明并非万能之策。它存在以下局限性:

  1. 更新频率问题:由于交易所每秒都有大量交易发生,不可能实时更新树根,因此用户看到的树根可能并非最新状态。

  2. 前端欺诈风险:默克尔树数据存储在交易所自己的服务器上,理论上存在通过篡改前端页面欺骗用户的可能性。这需要依靠第三方软件进行监督。

  3. 第三方审计的可信度:传统金融领域中审计失误或违规行为并非罕见,加密货币领域同样面临这一挑战。

  4. 无法反映关联交易、负债关系和保证金交易等复杂情况。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在当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默克尔树储备证明作为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标准配置,无疑有助于建立行业规范、重塑用户信心。

默克尔树储备证明应该成为Crypto交易所的标配

对于投资者和用户而言,资金安全始终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论这轮市场动荡中谁倒下、谁幸存,Web3的发展步伐都不会停止,将继续向前推进。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口嗨做多王vip
· 07-07 23:42
又整这些花里胡哨的活儿
回复0
被毕业的矿工vip
· 07-07 17:18
再透明也透明不过明人
回复0
TokenomicsTinfoilHatvip
· 07-06 23:52
空气中都是韭菜的味道
回复0
MEVHuntervip
· 07-06 23:50
meh... 又一个烟幕。协议利用者总是能发现空档
查看原文回复0
ShibaSunglassesvip
· 07-06 23:47
喊得挺响亮 最后看谁玩砸了
回复0
ME_Victimvip
· 07-06 23:44
信不信全靠自己啊
回复0
Permabull Petevip
· 07-06 23:32
听着不错 但还是觉得靠谱的平台更重要
回复0
Blockchain智囊vip
· 07-06 23:24
表面文章罢了,老项目的把戏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