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币Layer2:一个过时且无意义的创业方向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时,我意识到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我可能只是说出了许多人心中的想法。自2023年6月以来,我一直在关注比特币Layer2领域,投入大量时间研究比特币扩容技术,持续关注一些我认为有技术实力的团队,如Stacks、BEVM、Bihelix、Bool Network等,包括BitVM和RGB的解决方案。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BTC Layer2似乎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比特币并不需要Layer2,而是整个加密货币行业需要比特币。Layer2本质上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而非真正的区块链技术。更重要的是,Layer2实际上无法帮助主链实现扩容,它只是为主链代币找到了一些应用场景,而这些场景大多是模仿Layer1,缺乏创新性。BEVM团队最早验证了我的这一想法。我从去年6月就开始关注这个比特币创业团队,他们是最早在华语区推广比特币Layer2的团队之一。然而,在2024年,他们却突然180度转变方向,完全否定了比特币Layer2赛道,转而推出了名为Super Bitcoin的全新战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他们最新发布的白皮书,内容很有见地。为什么最早推广比特币Layer2的团队会突然彻底放弃这个方向?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Layer2是一个臆想的需求,并未真正帮助Layer1扩容Layer2概念最早源自比特币。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第八章专门提到了简单支付验证(SPV)方案。这意味着基于比特币的SPV节点(即轻节点)可以在不下载完整比特币区块链的情况下完成交易验证,可以理解为一种高效的链下交易验证方式。基于这个概念诞生了闪电网络,它完全基于中本聪提出的简单支付验证实现。这个方案是有意义的,因为闪电网络速度快、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它完全继承了比特币的网络安全性,帮助比特币在交易方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扩容"。以太坊Layer2借鉴了这个模式,但以太坊的Layer2虽然能共享以太坊的安全性,却无法帮助以太坊真正实现扩容,只是增加了以太坊代币的一些应用场景。闪电网络之所以能基于简单支付验证实现比特币"扩容",是因为比特币采用UTXO模型,而以太坊采用统一帐户模型,任何Layer2方案都无法解决以太坊账号模型带来的问题。简单来说:比特币UTXO模型模拟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交易双方可以直接验证交易,不需要全局达成共识。因此,比特币的UTXO模型可以实现并发处理交易和局部状态变更,不需要统一的世界状态树来更新状态。而以太坊采用统一账户模型,类似传统银行账户模型。处理交易时需要依靠全局状态树对每笔交易涉及的地址进行余额加减计算来实现状态变更。因此,以太坊每笔交易的状态都需要先变更完才能进行下一笔交易,否则会出现双花或无法交易等问题。简单说,以太坊的账户模型需要一个中心化的世界状态树来统一处理交易,统一变更所有账户状态。虽然这个世界状态树是去中心化驱动的,但正因为用去中心化方式驱动,导致状态变更能力差、效率低。以太坊要实现扩容,本质是要提升状态变更的效率和能力。但目前所有以太坊Layer2都没有在这方面对以太坊进行任何改变和提升。这不是以太坊Layer2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以太坊自身的问题。最近以太坊社区提出了BeamChain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入SNARK(简洁非交互式知识证明)。这与比特币的简单支付验证(SPV)几乎要达到相同效果。这确实可以提升以太坊的验证效率,因为验证内容被压缩了,不需要验证全部内容,因此可以部分提升以太坊的状态变更能力。但这仍未彻底解决以太坊帐户模型导致的无法并行处理交易的问题,因为仍依赖世界状态树来统一变更状态。比喻来说:比特币的UTXO模型是可并行的多车道(实际上是无限车道),而以太坊只有一个单车道。以太坊的BeamChain无非是提升了这个车道的通行速度。而且,这个方案本质上与以太坊Layer2关系不大。从这个角度看,以太坊Layer2根本无法帮助以太坊实现扩容,最终还是需要以太坊自身改进。当然,以太坊的统一帐户模型设计是其扩容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而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本质上并非依靠自身技术帮助比特币扩容,而是利用了比特币UTXO模型本身具备的局部状态变更和并发处理能力。闪电网络只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客户端和防止双花交易的检举机制,将比特币自带的链下扩容方案呈现出来。所以,除了闪电网络外,基本没有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Layer2。甚至可以说,闪电网络也不是比特币的Layer2,而是基于比特币UTXO模型和SPV技术创造的一个快速交易比特币的应用。因此,无论是以太坊Layer2还是比特币Layer2,本质上都无法帮助Layer1实现扩容,只是为Layer1代币找到了一些应用场景,并没有给Layer1带来实质性改变!Layer2仅仅是一个叙事,打着帮助Layer1扩容的旗号,实际上在做自己的生意。## 二、Layer2只是项目方的生意,与散户无关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几乎所有Layer2都是中心化的。Layer2本身没有共识机制,更没有节点概念,Layer2的运行只依赖官方的一个定序器(Sequencer)。所有Layer2本质上都是没有共识机制、没有"矿工参与共识"的私有链。通常,采用POS共识机制的链,其代币可用于节点质押、充当GAS以及参与链上治理等场景。但Layer2代币没有节点质押需求(没有共识机制和节点),链的GAS也使用Layer1代币。唯一可说的价值就是进行虚无缥缈的所谓治理。Layer2本质上都是中心化的,又能治理什么?而且前面提到,Layer2的定序器只有官方一个,因此整个链上所有GAS都被官方收取,这也是除发币外Layer2项目方的主要收入来源。例如,某些Layer2在代币TGE之前,通过制造空投预期来吸引用户,每月GAS收入可达300万-500万美元,持续两年就有7200万-1亿美元收入,可能比上交易所还赚钱。所以,Layer2就是一门生意。用户想要项目方的代币空投,项目方赚取用户支付的GAS。最后,给用户空投一个无用的代币就结束了。这种商业模式已被越来越多商业主体看透。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大型项目开始自己做Layer2,包括传统商业主体如某些科技公司、支付公司等,加密货币项目如某DEX的新链就是典型例子。因为大家都明白,用户总量就这么多,而且已有自己的"私域用户",为什么要让别人赚这个钱,不如自己赚!未来会有更多商业主体做自己的Layer2,依附一个有共识能力的Layer1共享安全性,自己搭建一个定序器就可以开始了。GAS费自己收,用户在自己链上活动,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闭环。从这个角度看,像某些拥有大量交易用户的商业主体,自己做Layer2是最好也最有竞争力的选择。但这一切与散户基本无关。这是Layer2商业主体自己的生意,用户只是消费者。这一切本质上与共识和社区用户无关,因此Layer2代币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是包括以太坊和比特币Layer2都逐渐衰弱的原因所在。## 三、比特币不需要Layer2,Crypto行业需要比特币 为什么说比特币本质上不需要Layer2,只是Crypto行业需要比特币?围绕比特币创业的Crypto项目中,市值最大的明白了一点:不是比特币需要扩展方案,而是整个Crypto行业需要比特币这个大金矿。在这之前,某链的金融市场与比特币这个全球最大的数字金矿是完全隔绝的。比特币占全球加密货币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金融市场要长足发展,非常需要这样的优质资产,因此诞生了相关解决方案。当然,这些方案的风险在于中心化。所以,后来诞生了相对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包括这轮很多机构亲自做的各类跨链比特币,都是解决一个问题——把比特币这个超级金矿搬到自己生态或去到其他生态。但无论如何,这是行业需要比特币,而非比特币需要这些扩展方案。比特币本性自足,不需要任何扩展方案。这么多年来,围绕比特币的扩展方案都缺乏创新意义,大多是在重复造轮子。因此,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从现在开始,我对所有试图改进比特币或帮助比特币扩展的方案都不感兴趣。比特币不需要任何扩展方案,是这个行业,甚至整个人类需要比特币。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思考时,思维和眼界立刻就打开了!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我想分享一个观点: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比特币成为国家储备后,还有什么更高维度的叙事可以把比特币价格推至10万美元以上吗?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有人给出的答案是:当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储备进入各国国库后,其价值无限接近黄金。但要让比特币价格突破10万美元以上,数字黄金的概念是不够的。数字黄金的概念在比特币成为国家货币储备后,其叙事基本已经实现。比特币下一阶段的价值在于:成为链上AI的货币和AI共识问题的去中心化控制系统。我认为这个思路真正打开了比特币的上升叙事。这种思路并未局限于思考比特币本身,而是跳出来思考比特币网络与人类及AI的关系。这是认知上的升级,站在更高处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认为,将比特币作为未来链上AI货币,将比特币网络作为未来AI治理事务的共识网络,是非常有前景的方向。我在某团队发布的白皮书及相关解读文档中也找到了类似的思路和方案。他们是这样描述的:比特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状态变更机器,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机械共识驱动的去中心化控制系统。这个系统的共识能力不断增长(通过吸收算力和能源),是唯一能匹配人类未来AI治理和安全需求的系统。因为比特币是全球最去中心化的系统,不受任何一方控制,其共识过的"状态变更事务"是值得信赖的,尤其在未来AI世界,AI和我们几乎只能信任比特币网络。而且这个网络的共识能力和安全性是不断增长的,可以满足人类和AI日益增长的安全和去中心化治理需求。他们要做的就是将比特币这种无限生长的机械共识能力和去中心化状态变更能力共享给未来人类的各种公共治理和AI安全需求。这是我认为极具创新性的创业方向,远超比特币Layer2等狭隘的创业思维。首先,这个思路找到了比特币未来价值增长的第二曲线,实现了比特币从"数字黄金"到"链上AI货币和链上AI治理系统"的身份转变,这是当前我认为最值得探索的方向。其次,通过将比特币与未来人类发展以及链上AI需求结合,真正将比特币的价
比特币Layer2无效论:AI时代下BTC价值新思考
比特币Layer2:一个过时且无意义的创业方向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时,我意识到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我可能只是说出了许多人心中的想法。
自2023年6月以来,我一直在关注比特币Layer2领域,投入大量时间研究比特币扩容技术,持续关注一些我认为有技术实力的团队,如Stacks、BEVM、Bihelix、Bool Network等,包括BitVM和RGB的解决方案。
经过深入研究,我发现BTC Layer2似乎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比特币并不需要Layer2,而是整个加密货币行业需要比特币。Layer2本质上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而非真正的区块链技术。更重要的是,Layer2实际上无法帮助主链实现扩容,它只是为主链代币找到了一些应用场景,而这些场景大多是模仿Layer1,缺乏创新性。
BEVM团队最早验证了我的这一想法。我从去年6月就开始关注这个比特币创业团队,他们是最早在华语区推广比特币Layer2的团队之一。然而,在2024年,他们却突然180度转变方向,完全否定了比特币Layer2赛道,转而推出了名为Super Bitcoin的全新战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他们最新发布的白皮书,内容很有见地。
为什么最早推广比特币Layer2的团队会突然彻底放弃这个方向?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Layer2是一个臆想的需求,并未真正帮助Layer1扩容
Layer2概念最早源自比特币。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第八章专门提到了简单支付验证(SPV)方案。这意味着基于比特币的SPV节点(即轻节点)可以在不下载完整比特币区块链的情况下完成交易验证,可以理解为一种高效的链下交易验证方式。
基于这个概念诞生了闪电网络,它完全基于中本聪提出的简单支付验证实现。这个方案是有意义的,因为闪电网络速度快、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它完全继承了比特币的网络安全性,帮助比特币在交易方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扩容"。
以太坊Layer2借鉴了这个模式,但以太坊的Layer2虽然能共享以太坊的安全性,却无法帮助以太坊真正实现扩容,只是增加了以太坊代币的一些应用场景。
闪电网络之所以能基于简单支付验证实现比特币"扩容",是因为比特币采用UTXO模型,而以太坊采用统一帐户模型,任何Layer2方案都无法解决以太坊账号模型带来的问题。
简单来说:
比特币UTXO模型模拟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交易双方可以直接验证交易,不需要全局达成共识。因此,比特币的UTXO模型可以实现并发处理交易和局部状态变更,不需要统一的世界状态树来更新状态。
而以太坊采用统一账户模型,类似传统银行账户模型。处理交易时需要依靠全局状态树对每笔交易涉及的地址进行余额加减计算来实现状态变更。
因此,以太坊每笔交易的状态都需要先变更完才能进行下一笔交易,否则会出现双花或无法交易等问题。简单说,以太坊的账户模型需要一个中心化的世界状态树来统一处理交易,统一变更所有账户状态。虽然这个世界状态树是去中心化驱动的,但正因为用去中心化方式驱动,导致状态变更能力差、效率低。
以太坊要实现扩容,本质是要提升状态变更的效率和能力。但目前所有以太坊Layer2都没有在这方面对以太坊进行任何改变和提升。这不是以太坊Layer2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以太坊自身的问题。
最近以太坊社区提出了BeamChain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入SNARK(简洁非交互式知识证明)。这与比特币的简单支付验证(SPV)几乎要达到相同效果。这确实可以提升以太坊的验证效率,因为验证内容被压缩了,不需要验证全部内容,因此可以部分提升以太坊的状态变更能力。但这仍未彻底解决以太坊帐户模型导致的无法并行处理交易的问题,因为仍依赖世界状态树来统一变更状态。
比喻来说:比特币的UTXO模型是可并行的多车道(实际上是无限车道),而以太坊只有一个单车道。以太坊的BeamChain无非是提升了这个车道的通行速度。而且,这个方案本质上与以太坊Layer2关系不大。
从这个角度看,以太坊Layer2根本无法帮助以太坊实现扩容,最终还是需要以太坊自身改进。当然,以太坊的统一帐户模型设计是其扩容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而比特币的闪电网络本质上并非依靠自身技术帮助比特币扩容,而是利用了比特币UTXO模型本身具备的局部状态变更和并发处理能力。闪电网络只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客户端和防止双花交易的检举机制,将比特币自带的链下扩容方案呈现出来。所以,除了闪电网络外,基本没有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Layer2。甚至可以说,闪电网络也不是比特币的Layer2,而是基于比特币UTXO模型和SPV技术创造的一个快速交易比特币的应用。
因此,无论是以太坊Layer2还是比特币Layer2,本质上都无法帮助Layer1实现扩容,只是为Layer1代币找到了一些应用场景,并没有给Layer1带来实质性改变!
Layer2仅仅是一个叙事,打着帮助Layer1扩容的旗号,实际上在做自己的生意。
二、Layer2只是项目方的生意,与散户无关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几乎所有Layer2都是中心化的。Layer2本身没有共识机制,更没有节点概念,Layer2的运行只依赖官方的一个定序器(Sequencer)。
所有Layer2本质上都是没有共识机制、没有"矿工参与共识"的私有链。
通常,采用POS共识机制的链,其代币可用于节点质押、充当GAS以及参与链上治理等场景。但Layer2代币没有节点质押需求(没有共识机制和节点),链的GAS也使用Layer1代币。唯一可说的价值就是进行虚无缥缈的所谓治理。Layer2本质上都是中心化的,又能治理什么?
而且前面提到,Layer2的定序器只有官方一个,因此整个链上所有GAS都被官方收取,这也是除发币外Layer2项目方的主要收入来源。例如,某些Layer2在代币TGE之前,通过制造空投预期来吸引用户,每月GAS收入可达300万-500万美元,持续两年就有7200万-1亿美元收入,可能比上交易所还赚钱。
所以,Layer2就是一门生意。用户想要项目方的代币空投,项目方赚取用户支付的GAS。最后,给用户空投一个无用的代币就结束了。
这种商业模式已被越来越多商业主体看透。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大型项目开始自己做Layer2,包括传统商业主体如某些科技公司、支付公司等,加密货币项目如某DEX的新链就是典型例子。因为大家都明白,用户总量就这么多,而且已有自己的"私域用户",为什么要让别人赚这个钱,不如自己赚!
未来会有更多商业主体做自己的Layer2,依附一个有共识能力的Layer1共享安全性,自己搭建一个定序器就可以开始了。GAS费自己收,用户在自己链上活动,形成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闭环。从这个角度看,像某些拥有大量交易用户的商业主体,自己做Layer2是最好也最有竞争力的选择。
但这一切与散户基本无关。这是Layer2商业主体自己的生意,用户只是消费者。这一切本质上与共识和社区用户无关,因此Layer2代币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是包括以太坊和比特币Layer2都逐渐衰弱的原因所在。
三、比特币不需要Layer2,Crypto行业需要比特币
为什么说比特币本质上不需要Layer2,只是Crypto行业需要比特币?
围绕比特币创业的Crypto项目中,市值最大的明白了一点:不是比特币需要扩展方案,而是整个Crypto行业需要比特币这个大金矿。
在这之前,某链的金融市场与比特币这个全球最大的数字金矿是完全隔绝的。比特币占全球加密货币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金融市场要长足发展,非常需要这样的优质资产,因此诞生了相关解决方案。当然,这些方案的风险在于中心化。所以,后来诞生了相对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包括这轮很多机构亲自做的各类跨链比特币,都是解决一个问题——把比特币这个超级金矿搬到自己生态或去到其他生态。
但无论如何,这是行业需要比特币,而非比特币需要这些扩展方案。比特币本性自足,不需要任何扩展方案。这么多年来,围绕比特币的扩展方案都缺乏创新意义,大多是在重复造轮子。
因此,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从现在开始,我对所有试图改进比特币或帮助比特币扩展的方案都不感兴趣。比特币不需要任何扩展方案,是这个行业,甚至整个人类需要比特币。
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思考时,思维和眼界立刻就打开了!
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我想分享一个观点:
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比特币成为国家储备后,还有什么更高维度的叙事可以把比特币价格推至10万美元以上吗?
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
有人给出的答案是:
当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储备进入各国国库后,其价值无限接近黄金。但要让比特币价格突破10万美元以上,数字黄金的概念是不够的。数字黄金的概念在比特币成为国家货币储备后,其叙事基本已经实现。比特币下一阶段的价值在于:成为链上AI的货币和AI共识问题的去中心化控制系统。
我认为这个思路真正打开了比特币的上升叙事。
这种思路并未局限于思考比特币本身,而是跳出来思考比特币网络与人类及AI的关系。这是认知上的升级,站在更高处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我认为,将比特币作为未来链上AI货币,将比特币网络作为未来AI治理事务的共识网络,是非常有前景的方向。
我在某团队发布的白皮书及相关解读文档中也找到了类似的思路和方案。
他们是这样描述的:
比特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状态变更机器,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机械共识驱动的去中心化控制系统。这个系统的共识能力不断增长(通过吸收算力和能源),是唯一能匹配人类未来AI治理和安全需求的系统。因为比特币是全球最去中心化的系统,不受任何一方控制,其共识过的"状态变更事务"是值得信赖的,尤其在未来AI世界,AI和我们几乎只能信任比特币网络。而且这个网络的共识能力和安全性是不断增长的,可以满足人类和AI日益增长的安全和去中心化治理需求。他们要做的就是将比特币这种无限生长的机械共识能力和去中心化状态变更能力共享给未来人类的各种公共治理和AI安全需求。
这是我认为极具创新性的创业方向,远超比特币Layer2等狭隘的创业思维。
首先,这个思路找到了比特币未来价值增长的第二曲线,实现了比特币从"数字黄金"到"链上AI货币和链上AI治理系统"的身份转变,这是当前我认为最值得探索的方向。
其次,通过将比特币与未来人类发展以及链上AI需求结合,真正将比特币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