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Plume (PLUME)?深度分析

Plume 桥接 传统金融 和 去中心化金融,通过对债券、ETF、商品和替代资产等资产进行代币化,使其能够融入先进的 去中心化金融 策略中。

PLUME代币为生态系统提供动力,作为燃气费、治理、质押奖励和流动性支持,供应量上限为100亿个代币。

币安上市提升了知名度,因为PLUME于2025年8月上线并进行了重大空投,尽管短期波动性较大,分析师们对长期RWA潜力依然看涨。

Plume Network 是一个领先的 RWA 区块链,桥接 传统金融 和 去中心化金融。$PLUME 赋能治理、质押和流动性,并得到强大的投资者和生态系统支持。

什么是PLUME?

随着现实世界资产(RWA)成为Web3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一波新的区块链应运而生,以满足资产代币化和无缝集成到去中心化金融的需求。在这些先锋中,Plume作为一个领先的项目脱颖而出。

Plume是一个与EVM兼容的公共区块链,专门用于RWA。它的愿景是通过将债券、ETF、商品,甚至是像GPU、铀和矿产权这样的非常规资产引入区块链,从而桥接传统金融(TradFi)和加密货币——然后将它们直接连接到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

通过代币化,Plume将这些资产转变为高度流动、产生收益的投资机会,供零售和机构投资者访问。与仅关注代币化资产的平台不同,Plume旨在创建一个完整的RWAfi (真实世界资产金融)生态系统。在这个框架中,资产可以被质押、交换、借用、借出、用作抵押或在先进的去中心化金融策略中使用。

Plume的一个主要创新在于其Plume AI基础设施和垂直整合的技术栈。这确保了合规性、可扩展性和透明度,为主流RWA采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数字突显了Plume的势头:该网络目前已支持超过180个活跃协议,服务于300万加密用户的社区,并成功将超过45亿美元的资产进行代币化——这强烈表明了市场对区块链金融中真实资产(RWA)日益增长的需求。

欢迎来到RWAfi的未来。

Plume Genesis 现已上线。

您的主网之旅从 pic.twitter.com/MLv2vDV4JM 开始

— 羽毛 – RWAfi 链 (@plumenetwork) 2025 年 6 月 5 日

更多阅读:什么是 Arc?Circle 的开放区块链用于稳定币应用

PLUME 是如何工作的?

Plume网络采用完全集成的端到端技术堆栈,结合了垂直基础设施和强大的去中心化金融系统。这种架构使用户能够以有机且可扩展的方式,无缝地与多个环境中的代币化RWA (真实资产)进行交互。以下是支撑Plume的关键组件的详细介绍。

✅ Arbitrum Nitro + Celestia DA

在其执行层,Plume依赖于Arbitrum Nitro Rollup,它具有与Arbitrum One和Arbitrum Nova相同的经过验证的架构。这确保了深度的以太坊兼容性和成熟的可扩展性模型。

为了数据可用性,Celestia 集成以降低链外数据发布的成本。这种组合据报道将交易费用降低了高达 99.9%,使 RWA 应用在大规模使用中经济可持续。

✅ 多资产的多币种标准

并非所有资产都是相同的——国债、房地产、艺术品、奢侈品和收藏品各自有独特的要求。Plume 支持多种代币标准,包括 ERC-20、ERC-721、ERC-1155 和 ERC-3643。

在这些中,ERC-3643因合规性而脱颖而出。它与ONCHAINID标准集成,仅允许合格的、经过验证的用户持有代币。发行者可以强制转让限制,冻结或销毁代币,甚至执行强制转让。个人和企业的身份验证和KYC流程得到了简化,确保与监管的对齐。

✅ Arc 代币化引擎

Arc是一个开源的端到端代币化引擎,由Plume开发,采用MIT许可证发布。开发者可以在自托管环境中运行它,使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Arc简化了RWA在链上的注册、发行和管理,直接连接到合规和数据系统。它的模块化、规则驱动架构允许针对不同资产类型进行简单的定制,涵盖美国证券法下的主要和次级市场,并提供ATS (替代交易系统)集成。

✅ Plume 智能钱包

由于RWA在链外产生收益(,例如租金收入、公用事业应收款、能源生产),因此需要一个专业的用户层来进行保管、收益分配和合规。

Plume智能钱包通过抽象化钱包管理、保管和合规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合约的控制使用户能够访问收益工具、管理流动性并进行安全互动。其核心目的是积极将真实世界资产(RWA)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桥接,而不是将其作为被动持有。

✅ Nexus 数据网络

Nexus是Plume的数据骨干,旨在与包括Seda、Stork、OpenLayer和Supra在内的预言机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它的使命是将可靠的现实世界数据传递到区块链上。

网络直接在链上传输天气模式、经济指标和社会趋势等数据。这些数据支撑着预测市场、信用协议和指数产品等用例。通过准确的实时输入,投资者可以实现更好的资产估值和更安全的抵押品决策。

✅ pUSD 稳定币

Plume USD (pUSD) 是 Plume 生态系统的本地稳定币,按 1:1 的比例与美元挂钩,并且完全由抵押品支持。它的作用是作为支付、抵押和清算的稳定基础。

用户可以通过桥接来自以太坊或其他网络的资产,或通过存入稳定币如USDC和USDT来铸造pUSD。在任何时候,pUSD都可以兑换回其基础资产。

在Plume生态系统中,pUSD在Nest、Culture、Solera、Osprey、MetaStreet和Mystic Finance等合作伙伴应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使得用户能够接触到产生收益的RWA产品、贷款和去中心化金融策略。

更多阅读:什么是TOWNS?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PLUME是什么?

PLUME是Plume Network的原生加密货币和核心资产,于2025年1月21日正式上线。在生态系统中,PLUME发挥着多种重要角色:

➤ 燃气费用 – 用于支付 Plume 网络上的交易费用。

➤ 治理 – 代币持有者可以通过投票关键提案参与链上治理。

➤ 质押 – 用户可以质押 PLUME 来帮助保护网络并获得质押奖励。

➤ 生态系统流动性 - 在Plume生态系统中作为抵押品和流动性支持。

🪙 PLUME 代币经济学

代币名称:Plume Network

交易代码: PLUME

区块链:以太坊

合约地址:0x4c1746a800d224393fe2470c70a35717ed4ea5f1

总供应量:10,000,000,000 PLUME

初始流通供应 (TGE): 总供应量的20%

PLUME的最大供应量限制在100亿,目前流通中有超过20亿个代币。其余的供应将遵循结构化的归属计划,逐月解锁,持续数年,以支持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增长。

📌 PLUME 代币分配

社区、生态系统与财库 (59%) – 赠款、社区激励、验证者奖励和流动性提供。

早期支持者 (21%) – 为Plume的成长做出贡献的战略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早期贡献者 (20%) – 保留给推动技术开发、产品增长和网络运营的核心团队。

📌 币安上市与空投

2025年8月18日,PLUME正式在Binance上市,标志着该项目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为了庆祝上线,团队进行了1.5亿PLUME的空投——相当于流通供应的5.66%。

#Binance 很高兴地宣布 Plume (PLUME) HODLer 空投 – @plumenetwork $PLUME。

BNB持有者,准备好吧!空投页面将在24小时内在Binance空投门户上可用。此外,这个代币将很快在Binance上市!

👉 pic.twitter.com/eiWM99P7Wu

— Binance (@binance) 2025 年 8 月 18 日

上市后,获利了结行为引发了即时的波动。在交易开始后的短短几小时内,PLUME的价格从开盘价下跌了12.5%,反映出尽管有长期生态系统的雄心,但短期内仍然面临卖压。

更多阅读:什么是ZORA?完整指南

羽流结论

Plume Network 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现实世界资产 (RWA) 领域的领先项目,其明确的使命是将传统资产上链。其原生代币 PLUME 于 2025 年 1 月推出,在治理、质押和生态系统中的交易费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Plume得到了Haun Ventures和Galaxy Ventures等顶级投资者的支持,被广泛认为是传统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关键桥接。尽管该代币在首次亮相后经历了波动,但许多分析师对PLUME的长期潜力仍持乐观态度,这得益于RWA市场的快速扩展以及项目路线图的稳步执行。

ꚰ CoinRank x Bitget – 注册并交易!

想要获取CoinRank的最新消息和酷炫见解吗?关注我们的Twitter,随时掌握我们的新鲜故事!

〈Plume (PLUME)是什么?深度分析〉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CoinRank》。

PLUME4.89%
IN-2.56%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