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DeETF:從極客玩具到華爾街新貴 鏈上資產管理新格局
從極客玩具到華爾街新貴:DeFi與DeETF的崛起之路
幾年前,當一羣技術極客在以太坊上開始構建一些新奇的金融工具時,很少有人能想到這些"小玩意"最終會吸引到華爾街傳統金融巨頭的目光。
2020至2021年間,DeFi迅速崛起。整個市場的鎖倉量(TVL)從十幾億美元飆升至1780億美元的峯值。一些名字奇特的協議如某DEX和某借貸平台,一時間成爲全球加密界的熱門項目。
然而,對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DeFi仍然像一座布滿陷阱的迷宮。錢包操作復雜、智能合約難以理解,更不用說還要時刻警惕資產被黑客盜走的風險。數據顯示,盡管DeFi如此火爆,傳統金融市場中真正進場的機構比例不到5%。一方面投資者躍躍欲試,另一方面又因種種門檻而猶豫不前。
資本的嗅覺總是最爲敏銳。2021年開始,一種專門解決"如何輕鬆投資DeFi"問題的新工具出現了,這就是去中心化ETF(Decentralized ETF,簡稱DeETF)。它融合了傳統金融中ETF產品的理念和區塊鏈的透明性,既保留了傳統基金的便利性和規範性,又兼顧了DeFi資產的高成長潛力。
可以將DeETF理解爲一座橋梁,一端連接着"難以進入"的DeFi新大陸,另一端連接着熟悉傳統金融產品的廣大投資者。傳統機構可以繼續使用他們熟悉的金融帳戶進行投資,而區塊鏈愛好者則可以像玩遊戲一樣輕鬆組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DeFi到DeETF:鏈上ETF興起的發展歷程
早期探索(2017-2019):最初的嘗試與埋下的伏筆
2017至2018年間,以太坊上的幾個早期項目首次展示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可能性。雖然當時生態規模還很有限,但借貸和穩定幣等新穎的金融玩法已在技術圈引發了小規模熱潮。
2018年末至2019年初,某DEX的出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動做市商(AMM)"模式,讓交易變得更加簡單。到2019年底,DeFi的TVL已接近6億美元。
同時,一些敏銳的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雖然當時他們仍被復雜的技術問題困擾,無法真正參與其中,但傳統資金與DeFi之間亟需橋梁這一需求已初現端倪。
市場爆發與概念成型(2020-2021):DeETF登場前夜
2020年,全球疫情促使大量資金流入加密貨幣市場。DeFi在此期間爆發,TVL從10億美元暴增至一年後的1780億美元。
投資者蜂擁而入,以太坊網路擁堵嚴重,甚至出現單筆交易手續費超過100美元的極端情況。流動性挖礦、收益農場等新模式層出不窮,市場火熱,但同時也暴露出巨大的用戶參與門檻。許多普通用戶感嘆:"參與DeFi比炒股還難!"
這時,一些傳統金融公司開始捕捉機會。某加拿大上市公司在2020年果斷轉型,推出跟蹤主流DeFi協議的金融產品,用戶只需在傳統交易所像買賣股票一樣簡單就能參與DeFi世界。這種產品的出現標志着"DeETF"概念正式萌芽。
同時,去中心化賽道也在悄然行動。一些項目開始嘗試直接用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管理ETF組合,但這一時期的嘗試還處於初級階段。
市場洗牌與模式成熟(2022-2023):DeETF正式化
DeFi的繁榮並未持續太久。2022年初,某公鏈崩塌、某交易所破產等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幾乎摧毀了投資者信心。DeFi市場TVL從1780億美元直接跌至400億美元。
但危機往往孕育機遇。市場動蕩讓人們意識到DeFi領域迫切需要更安全、更透明的投資工具,這反而推動了DeETF的發展與成熟。這一階段,"DeETF"不再只是概念,而是逐步發展成兩種清晰模式:
傳統金融渠道進一步強化:一些機構擴展產品線,推出更多穩健的ETP(交易所交易產品),並在傳統交易所上市。這種模式大幅降低了散戶參與門檻,也受到傳統機構青睞。
鏈上去中心化模式興起:一些鏈上平台正式上線,直接通過智能合約實現資產管理和組合交易。這類平台無需中心化托管,用戶可自行創建、交易、調整投資組合。特別吸引了加密原生用戶和追求絕對透明度的投資者。
這兩種模式並行發展,讓DeETF賽道逐漸清晰:一方面通過傳統金融渠道,另一方面強調完全去中心化與鏈上透明。
DeETF優勢與挑戰
發展至今,DeETF已逐步展現出獨特優勢:
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
盡管存在這些挑戰,DeETF仍被視爲未來金融市場的重要創新之一。它正在模糊傳統投資者與加密市場之間的界限,使資產管理變得更加民主化、智能化。
新興項目崛起,DeETF賽道百花齊放
從單一模式到多元探索
隨着DeETF概念被市場接受,這個新興領域在2023年後進入"百花齊放"階段。不同於早期單一的ETP模式,如今DeETF沿兩條路徑快速演化:
繼續沿用傳統金融邏輯,通過正規交易所發行ETP,不斷豐富DeFi資產類別。
更貼近加密精神的純鏈上、去中心化DeETF平台。用戶只需一個加密錢包就能在鏈上自助創建、交易和管理資產組合。
過去兩年,在鏈上原生資產組合方向,一些平台成爲先鋒探索者。其中某平台支持多主題組合策略(如GameFi、藍籌組合),爲用戶提供"一鍵買入+可追蹤"的ETF產品體驗,試圖用更輕便的方式解決組合管理門檻問題。
機構路徑方面,除了上述加拿大公司,某RWA龍頭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它正以合規方式將美國私募股權、公司債券、房地產等傳統金融資產代幣化,並引入一級市場投資者進入鏈上市場。
這些平台提出"24/7全天候交易、無中介、用戶自主組合"的理念,打破了傳統ETF受限於交易時間和托管機構的格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某DeETF平台上活躍的鏈上ETF組合數量已突破1200個,鎖倉總價值達到數千萬美元級別,成爲DeFi原生用戶的重要工具。
在專業化資產管理方向,一些組織也開始將DeFi資產進行標準化打包,爲用戶提供"開箱即用"的DeFi藍籌資產組合,降低個體選幣風險。
智能資產組合新趨勢
過去幾年,DeETF賽道經歷了從"自己動手自由組合"到"預設組合一鍵買入"的階段性演進。一些平台倡導"由用戶自選"的組合機制,而另一些則更偏向"主題型策略"的產品化路徑,如GameFi藍籌包、L2敘事組合等,這類平台大多面向已有投研基礎的用戶。
但真正把"組合策略"交給算法自動化處理的項目還不多見。
某新興項目切入點正是讓DeETF更"智能"。它構建了一個由AI驅動的資產配置推薦系統。用戶只需輸入需求,如"穩健收益""關注以太坊生態""偏好LST資產",系統就會基於鏈上歷史數據、資產相關性與回測模型,自動生成推薦組合。
與此類似的概念也曾出現在傳統金融世界的智能投顧服務中,但該項目將其搬到了鏈上,並在合約級別完成資產管理邏輯。
在組合安全性方面,該項目的智能合約支持組合成分、權重、動態變化等全部鏈上公開,用戶可隨時追蹤策略運行,避免了傳統DeFi聚合工具的"黑箱式配置"。
這類產品路徑或許代表了下一階段DeETF平台從"結構工具"走向"智能投研助手"的方向。
DeETF賽道的分叉進化路徑
隨着加密用戶結構從以交易爲主轉向"組合管理"需求,DeETF賽道逐漸分化爲幾條不同發展路線:
在傳統DeFi項目中,一些公司分別面向散戶與機構,代表兩種不同的合規化探索路徑。
從用戶交互方式看,整個賽道開始出現新趨勢:更智能、更自動化的資產配置體驗。一些平台開始嘗試引入AI模型或規則引擎,根據用戶目標與鏈上數據動態生成配置建議,試圖降低門檻,提升效率。
盡管每條路徑仍處早期階段,但越來越多DeETF平台開始從"純工具"轉向"策略服務者",背後也透露出整個加密資產管理賽道的底層演進邏輯:不只是去中心化,更是去繁化、去專業壁壘化的金融體驗。
結語:DeETF重塑鏈上資產管理的未來
過去幾年,加密行業經歷了多次狂熱與崩塌。每次新概念誕生,都伴隨市場的喧囂與質疑,DeFi亦是如此。而DeETF這個原本小衆、邊緣的交叉領域,正在悄然積蓄能量,成爲鏈上金融下一個值得關注的分支。
回顧DeFi發展,可以清晰看到一條主線:從最初的智能合約試驗,到構建開放式交易和借貸協議,再到引發大規模資金流動,DeFi用六七年時間完成了傳統金融幾十年的歷程。而現在,DeETF作爲DeFi的"用戶體驗升級版",正在承擔進一步普及和降低門檻的任務。
數據顯示,盡管目前DeETF賽道總體規模仍小,但增長潛力巨大。根據某研究機構報告,DeFi市場預計將從2025年的323.6億美元增長至2034年的約1.558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爲53.8%。這意味着未來5年,在DeFi高速發展下,DeETF不僅會是DeFi生態的一部分,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