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HDenver大会见闻:新趋势与行业洞察刚从丹佛回来,上周参加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区块链盛会。这里我想分享一下个人感受,以及会议中呈现的一些新趋势。总的来说,这次大会的氛围非常棒,远超过其他一些知名的区块链会议。## 全球开发者文化据统计,此次活动吸引了约35000名参与者,其中包括7500名黑客。即使在离市中心15分钟车程的酒店里,每天乘电梯时都能遇到其他与会者,大家一看胸牌就能迅速熟络起来。参会人员中,项目方与投资方的比例约为5:1。参会的项目团队来自全球各地,除了美国本土,还有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和欧洲等地的团队。许多活跃的一二线投资基金也派人参加,特别是一些平时较少露面的欧洲资本。与其他会议不同,这次大会浓厚的开发者文化让整个活动充满了加密原生的氛围。与项目方会面时,通常是直接坐下来,现场展示demo,30分钟就能深入探讨产品细节。这种方式让我想起了2017年刚入行时的感觉,非常令人振奋。## 参会心得作为投资机构,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发掘优质项目。由于活动众多,最有效的方式是参加小型活动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小型活动通常是20-100人规模的早餐会、研讨会和派对。这次参加了几个不错的活动,如与投资者的早餐会、与某些机构的早午餐派对、ZK主题的晚间派对、MIT校友创始人午餐会、某公链社区活动、老朋友聚会以及创始人俱乐部启动仪式等。这些活动提供了高效对话和建立重要连接的机会。针对性搜索是我们过去5年认为最有效的加密社交方式。会前,我们团队花了两天时间研究了各个分会场(如ZK Day、StarkDenver等)的项目背景,然后与感兴趣的项目约定一对一的咖啡聊天。一周下来,我们筛选出20多个有潜力的早期项目,这些新的创新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热门赛道与新趋势本次大会涵盖了基础设施、DeFi、DAO、NFT和公共产品等多个领域。### ZK技术ZK(零知识证明)是本次大会的焦点,各个赛道都在飞速发展:1. 基础设施项目开始尝试ZK技术优化,如新型跨链共识机制传输项目,以及结合zkWASM技术的数据查询和预言机项目。2. 知名的zkEVM/zkVM二层网络和原生ZK一层网络纷纷展示最新进展并扩展生态。3. 在ZK核心服务指标方面,出现了一些基于各种优化算法的硬件加速项目。4. 一些基于特定技术栈开发的全链游戏引起关注。5. 模块化区块链的执行层服务商正在打造ZK版本的Rollup SDK。6. ZK应用层在DID赛道不断衍生,既有底层技术栈,也有面向用户的应用。### 账户抽象(AA)账户抽象虽然竞争激烈,但仍是热点话题。随着相关提案的推进,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Bundler、UserOperation、EntryPoint等开发术语的讨论。AA的发展正在尝试实现无gas费用交易、社交恢复和超越传统多签钱包的账户体验。传统EOA钱包也在拥抱AA的进化,在资金安全、出入金、用户体验和多链支持等方面持续优化。总的来说,AA的完善将为大规模Web2用户进入Web3打开大门,是新周期的重要赛道。### 社交与AI在社交领域,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应用突破。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社交热潮后,今年的项目更加注重如何为Web3用户打造实用的社交产品。可能的突破点包括基于DID的会员体系、支付和信息一体化,以及粉丝经济。令人惊喜的是,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由资深AI从业者创立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基于开源AI算法,专注于链上数据、AI和智能资金管理的结合,比如通过自然语言实现复杂的合约操作,以及抗MEV等功能。这对于加密这个算法主导的"黑暗森林"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进展。随着Layer 2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2023年开启的新周期机会将更多地向应用层倾斜。我们预计游戏和社交领域将相继出现突破,与现实世界的连接也会更加紧密。## 华人创业者的表现本次大会中,华人项目约占20%,远超印度,与日韩和东南亚相当。总体而言,创始人的背景比2020年有了显著提升,并在应用层面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优秀的华人创始团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Web2大厂或创业公司有过成功产品经验,且对加密领域有深入了解的新创业者。这类创业者在2021年底开始大量涌现,在产品开发和迭代方面具有经验优势。另一类是在海外长期学习工作,对英语世界非常熟悉的创始人,主要来自纽约、洛杉矶和湾区。这类创业者在商业拓展和融资方面表现出色,在获得海外融资方面没有任何劣势。总的来说,随着华人创业者背景的显著提升,以及方兴未艾的应用层大浪潮,看好中国团队将成为每个从业者的必修课。2022年,整个行业经历了市场低迷和各种挑战,普遍情绪较为低落。而这次大会就像一个汇聚全球力量的池子,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浪潮汇聚一堂。华人创业者奔赴全球各地,新生力量此起彼伏,展现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活力。
ETHDenver大会热点:ZK技术、账户抽象与华人创业者崛起
ETHDenver大会见闻:新趋势与行业洞察
刚从丹佛回来,上周参加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区块链盛会。这里我想分享一下个人感受,以及会议中呈现的一些新趋势。
总的来说,这次大会的氛围非常棒,远超过其他一些知名的区块链会议。
全球开发者文化
据统计,此次活动吸引了约35000名参与者,其中包括7500名黑客。即使在离市中心15分钟车程的酒店里,每天乘电梯时都能遇到其他与会者,大家一看胸牌就能迅速熟络起来。参会人员中,项目方与投资方的比例约为5:1。参会的项目团队来自全球各地,除了美国本土,还有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和欧洲等地的团队。许多活跃的一二线投资基金也派人参加,特别是一些平时较少露面的欧洲资本。
与其他会议不同,这次大会浓厚的开发者文化让整个活动充满了加密原生的氛围。与项目方会面时,通常是直接坐下来,现场展示demo,30分钟就能深入探讨产品细节。这种方式让我想起了2017年刚入行时的感觉,非常令人振奋。
参会心得
作为投资机构,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发掘优质项目。由于活动众多,最有效的方式是参加小型活动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
小型活动通常是20-100人规模的早餐会、研讨会和派对。这次参加了几个不错的活动,如与投资者的早餐会、与某些机构的早午餐派对、ZK主题的晚间派对、MIT校友创始人午餐会、某公链社区活动、老朋友聚会以及创始人俱乐部启动仪式等。这些活动提供了高效对话和建立重要连接的机会。
针对性搜索是我们过去5年认为最有效的加密社交方式。会前,我们团队花了两天时间研究了各个分会场(如ZK Day、StarkDenver等)的项目背景,然后与感兴趣的项目约定一对一的咖啡聊天。一周下来,我们筛选出20多个有潜力的早期项目,这些新的创新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
热门赛道与新趋势
本次大会涵盖了基础设施、DeFi、DAO、NFT和公共产品等多个领域。
ZK技术
ZK(零知识证明)是本次大会的焦点,各个赛道都在飞速发展:
基础设施项目开始尝试ZK技术优化,如新型跨链共识机制传输项目,以及结合zkWASM技术的数据查询和预言机项目。
知名的zkEVM/zkVM二层网络和原生ZK一层网络纷纷展示最新进展并扩展生态。
在ZK核心服务指标方面,出现了一些基于各种优化算法的硬件加速项目。
一些基于特定技术栈开发的全链游戏引起关注。
模块化区块链的执行层服务商正在打造ZK版本的Rollup SDK。
ZK应用层在DID赛道不断衍生,既有底层技术栈,也有面向用户的应用。
账户抽象(AA)
账户抽象虽然竞争激烈,但仍是热点话题。随着相关提案的推进,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Bundler、UserOperation、EntryPoint等开发术语的讨论。AA的发展正在尝试实现无gas费用交易、社交恢复和超越传统多签钱包的账户体验。
传统EOA钱包也在拥抱AA的进化,在资金安全、出入金、用户体验和多链支持等方面持续优化。总的来说,AA的完善将为大规模Web2用户进入Web3打开大门,是新周期的重要赛道。
社交与AI
在社交领域,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应用突破。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社交热潮后,今年的项目更加注重如何为Web3用户打造实用的社交产品。可能的突破点包括基于DID的会员体系、支付和信息一体化,以及粉丝经济。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接触到了几个由资深AI从业者创立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基于开源AI算法,专注于链上数据、AI和智能资金管理的结合,比如通过自然语言实现复杂的合约操作,以及抗MEV等功能。这对于加密这个算法主导的"黑暗森林"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进展。
随着Layer 2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2023年开启的新周期机会将更多地向应用层倾斜。我们预计游戏和社交领域将相继出现突破,与现实世界的连接也会更加紧密。
华人创业者的表现
本次大会中,华人项目约占20%,远超印度,与日韩和东南亚相当。总体而言,创始人的背景比2020年有了显著提升,并在应用层面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优秀的华人创始团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Web2大厂或创业公司有过成功产品经验,且对加密领域有深入了解的新创业者。这类创业者在2021年底开始大量涌现,在产品开发和迭代方面具有经验优势。
另一类是在海外长期学习工作,对英语世界非常熟悉的创始人,主要来自纽约、洛杉矶和湾区。这类创业者在商业拓展和融资方面表现出色,在获得海外融资方面没有任何劣势。
总的来说,随着华人创业者背景的显著提升,以及方兴未艾的应用层大浪潮,看好中国团队将成为每个从业者的必修课。
2022年,整个行业经历了市场低迷和各种挑战,普遍情绪较为低落。而这次大会就像一个汇聚全球力量的池子,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浪潮汇聚一堂。华人创业者奔赴全球各地,新生力量此起彼伏,展现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