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協議遭黑客攻擊:純技術視角難以應對金融風險

最近一份關於某 DeFi 協議遭遇黑客攻擊的安全事件復盤報告引發了業內的廣泛討論。這份報告在技術細節和應急響應方面可謂透明度極高,堪稱教科書級別。然而,在回答"爲何會被黑"這一核心問題時,報告的態度卻顯得有些避重就輕。

報告着重解釋了某數學庫函數的檢查錯誤,將其定性爲"語義誤解"。這種敘述雖然技術上無可厚非,卻巧妙地將焦點轉移到了外部責任上,似乎該協議也只是這一技術缺陷的受害者之一。

然而,仔細分析黑客的攻擊路徑就會發現,要實現如此完美的攻擊,需要同時滿足四個條件:錯誤的溢出檢查、大幅位移運算、向上取整規則以及缺乏經濟合理性驗證。令人驚訝的是,該協議在每一個"觸發"條件上都出現了疏忽,比如接受天文數字作爲用戶輸入,採用極度危險的大幅位移運算,完全信任外部庫的檢查機制,最致命的是當系統計算出荒謬的交換比例時,竟然沒有任何經濟常識檢查就直接執行了。

這一事件揭示了該協議團隊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嚴重問題:

  1. 供應鏈安全意識不足:雖然使用了開源且廣泛應用的庫,但在管理巨額資產時,未能充分了解該庫的安全邊界及可能的失效情況。

  2. 缺乏金融風險管理人才:允許輸入不合理的天文數字,顯示出團隊缺乏具備金融直覺的風險管理專家。

  3. 過度依賴安全審計:多輪安全審計後仍未發現問題,暴露出項目方將安全責任完全外包給安全公司的誤區。

這個案例深刻揭示了 DeFi 行業的系統性安全短板:純技術背景的團隊往往缺乏基本的"金融風險嗅覺"。

爲了應對這一挑戰,DeFi 項目團隊應該:

  • 引入金融風控專家,彌補技術團隊的知識盲區。
  • 建立多方審計審查機制,不僅關注代碼審計,還要重視經濟模型審計。
  • 培養"金融嗅覺",模擬各種攻擊場景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 對異常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隨着行業的不斷發展,純粹的技術 Bug 可能會逐漸減少,但業務邏輯中的"意識 Bug"將成爲更大的挑戰。審計公司只能確保代碼無誤,而如何確保"邏輯有邊界"則需要項目團隊對業務本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控能力。

未來,DeFi 行業的領軍者必將是那些不僅技術實力過硬,而且對業務邏輯理解深刻的團隊。他們能夠在技術創新和金融風險管理之間找到完美平衡,爲用戶提供既安全又高效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務。

DEFI1.4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DAO研究员vip
· 07-18 18:04
以平台统计93%的黑客事件本质上是经济风控失效,技术bug仅为触发点,参考引用文献[2018,Chen]
回復0
GateUser-74b10196vip
· 07-18 14:04
这锅甩的就很溜啊
回復0
0xSunnyDayvip
· 07-16 21:28
又在甩锅呗?看累了
回復0
MagicBeanvip
· 07-16 21:28
又甩锅说库函数有问题
回復0
TokenVelocityvip
· 07-16 21:23
甩锅玩得溜 该!
回復0
Meme币研究员vip
· 07-16 21:11
哈哈,经典的推卸责任游戏……老实说,我的回归模型早就预见到这一点了
查看原文回復0
ChainBrainvip
· 07-16 21:07
甩锅一流!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